趙曄這個人吧,只適合做太平王爺。
膽子太小,又無雄韜偉略,可又不得不裝出一副大義家國的偉岸之態,更是因此把自己坑的不輕。
可是,只趙曄自己清楚,他其實是羨慕趙維的,這源于很小的時候讀過的一本野史雜記。
那上面有這樣一段記載,說百多年前,有一個叫王直的人,從小頑劣為害鄉里,百姓對他恨之入骨。
可奈何,王直家里有錢有勢沒人能拿他怎么樣。
后來,王直家里花錢,他還當上了本地小吏,更讓人恨的癢癢。
再后來,金兵來了,城中縣令望風而降,唯獨王直率眾不降。
金兵派縣令回來招降,說,王直你把城門打開。
王直卻說,我從小就把鄉里禍害的不輕,如今國難當頭,卻不敢再禍害人了。
說完,一箭射死縣令,繼續守城。
最終城破了,金兵在縣衙包圍了王直。王直依舊無懼,砍倒數人,身受重傷。
臨死之前,仰天長嘯:“人生如此...快哉!”
趙曄覺得,王直這樣的人生才叫真正的人生。善惡由心,男兒本色,讓人神往。不像他,時時刻刻要包裹在賢王、君子的外衣之下。
他還覺得,趙維應該也是看過王直的故事。否則,他怎么會把王直的人生演義的那般淋漓盡致。
所以,與其說,趙曄貪戀趙維功勞,不如說,趙曄貪戀的是趙維那樣的人生。
他做不到,就只能在假借之中短嘗余味。
只可惜,咋就全天下都知道了啊?我這只走了兩年,就改天了?
在與陳空崖、蘇錦娘詳談之后,趙曄才知道,他們不在這兩年,到底錯過了多少精彩。
聽的海娃和趙曄一愣一愣的。
什么跟什么啊?
趙維真把文天祥和張玨救出來了?
怎么里面還有一個趙孟禧啊?那個老版混蛋也能洗白的嗎?
更無語的是,你們搞出來一個川東大捷是什么鬼?
不應該是茍延殘喘,等著璐王殿下神兵天降,救苦救難的嗎?
趙曄發現,他完全想錯了。
他不在這兩年,宋人士氣不但沒低落,反而空前高漲。趙維不但沒受一點罪,反而日子過的美著呢!
現在,整個中原的義軍都在往四川涌,都是奔著崖山救難,大都脫困,還有川東一戰定六城的寧王去的。
對此,趙曄無比糾結,什么世道?
......
————————
反正不管怎么說,兩伙人碰上了,那就沒有不結伴入蜀的道理了。
正好有一大批美洲物資需要運到四川,也省了海娃的人往返兩地之苦。好幾萬人,一人背一點就背進去了。
倒是趙曄那邊的招人工作不太順利。
主要是,安南人不知道扶桑大宋到底是怎么個情況,也不知道扶桑那地方能不能去。
這和清朝時,漢人勞工赴美還不太一樣。
那個時候是“洋大人”出面,洋大人的東西和地方都是好東西、好地方。
而現在,大宋是被蒙元打到美洲去的,是逃難。安南人肯定要想一想,要不要和宋人一起逃難。
這事還挺急手,不容忽視。因為美洲那邊正是大發展時期,處處用人。
最后,海娃和趙曄商量之下決定,既然暫時招不上來,那索性把這事先放放。二人準備先隨陳空崖等人入蜀,見到趙維之后再做打算。
而隨著風暴過后,最后一批從廣東轉移到安南的義軍的到來,也迎來了另外一個重要人物——江璆。
江璆是率領德慶義軍,留在雷州最后壓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