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后,趙維一行進入安南境內,途經升龍城。
在這里,趙維、文天祥特意停留,面見了安南國王,并進行了友好而深入的交流。
沒辦法,別看華夏人從古至今對交趾人都不太待見,他們也沒少給中原找麻煩。
可是,國與國之間就是這么回事兒,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
當下時局,保持與安南的友好關系非常重要。況且,宋元之交的越南,總體上來說還是很給力的。
也許是出于唇亡齒寒的考慮,在抗元問題上始終與大宋保持一致,且提供了不少助力。
當得知大宋于扶桑缺少牲畜,安南王還贈送了一批滇馬和牛羊。雖然數量不多,但聊表心意。
而做為回禮,趙維將土豆的種子送給安南王。
這東西產量太無解,傳開是早晚的事兒,不如送個人情,以穩固兩國關系。
而且,當得知這種神奇的作物如此高產之后,安南王自是感激不已。答應,從今往后,幫助趙維從安南轉運海外物資入蜀。
這倒是解決了趙維的一個大麻煩。
不過,趙維也并沒傻呵呵的認為這老哥實在,打的什么算盤,他心里清楚。
一來是,大宋別看混的慘,但還是有錢。在紅河口招勞工的事兒,安南王也有所耳聞,簡直就是不差錢。
所以,幫四川轉運物資,大宋也不可能讓他白干,能從中能撈到不少好處。
二來嘛,大宋去了扶桑四五年,又是新船,又是小炮,還有各式糧種。說明那地方確實不錯,珍寶無數。
安南雖然沒有實力染指,但是,扶桑物資從手上過一遍,多多少少能占點便宜吧?
可就不是光土豆的問題了,就算弄不來小炮,弄點其它的糧種作物,也是好的。
對此,趙維也不戳破,干脆將計就計,又把橡膠樹種給了安南王。
“這可是好東西啊!你們要是種出來,有多少我收多少,而且給你高價。就當是你幫我運送往來的物資了!”
一通忽悠,安南王一看,好像有搞頭。便答應試種。等大樹長成,出產橡膠之后再說。
離開升龍城,文天祥和謝疊山終于憋不住了,“殿下不是說,那橡膠價值甚高,怎么如此輕易就交給安南了呢?”
“嗨!!”趙維壞壞一笑。
“二位不知道,王老頭兒說了,這玩意喜熱,在巴蜀根本種不出來。而從扶桑萬里迢迢的往回運成品橡膠耗費還大,不如就讓他種去。我高價收,而且是他拒絕不了的高價。”
“最好是他全民種橡膠,把所有土地都變成橡膠林,那才好呢!”
“到時,我不買他的膠,他就不是沒錢賺的問題,而是連飯都吃不上!”
“......”
“......”
二人無語對視,文天祥苦聲問謝疊山,“你教他的?實乃小人之計。”
謝疊山搖頭,“可別瞎說,我教的都是大道。這些陰損毒招,與老夫沒有半點關系。”
兩日之后,眾人抵達紅河口。
文天祥等人還是第一次見飛剪船,甚是新奇,同時也為扶桑宋廷所取得的成就而欣喜若狂。
起碼說明,這五年的時光,扶桑宋廷并沒有虛度片刻,他們在中原付出多少都是值得的。
當下決定,三日后起航,揚帆扶桑。
只不過,有個小問題,那就是,兩艘飛剪輪船在紅河口已經停靠了四個月了,招工的事也一直在進行之中,但收效甚微。
“趙曄就是頭豬!”
得知情況的趙維大罵趙曄愚蠢,你一個誰也沒見過的地方,誰和你去啊?
當下,讓人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