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維現在要做的,可不單單是改正陸秀夫等人之前的路線錯誤,而是在扭轉理學造成的后果的前提下,還得迅速地團結印第安人,形成抗元統一陣線。
之前說過,在四川的大勝,源自取巧。而現在相對強大的海軍,誰也不知道幾年之后還有沒有優勢。
別看大宋現在光鮮靚麗,一片繁榮,可這些都是虛的,更沒有與元軍進行陸地正面對抗的能力。
元人登陸美洲,必然會向加拿大腹地挺近,這是無法避免的。
他們會發現,越往南,就越隨處可見大片大片的天然牧場,幾乎就是為草原民族而準備的。
南進幾乎沒有任何懸念,大宋必將面對大元的無敵鐵騎。
到時怎么辦?
宋軍對元軍的畏懼尚未消除,還要面對北美幾千公里的縱深防御,光靠扶桑大宋這十幾萬人,就算從西海岸到東海岸站成一排,一個當十個使,也不夠用。
所以,局勢依舊嚴峻,趙維根本就沒有時間。
......
————————
官家傳詔相公議事的同時,政事堂中,陸秀夫、陳宜中,還有江鉦,正成為眾星捧月的焦點。
這三個幸運兒,竟贏得了歸宋備戰的寶貴機會。
盡管卸任了政事堂主管,而且馬上就得搬到戶部職房那邊的一個小辦公點,組建“籌政司”。
用后世的說法,這三位將是“歸鄉籌備委員會”的核心成員。
接下來,他們將在戶部辦公一段時間,籌措回國物資和人員的準備工作。直到寧王完成述職,起航回宋。
這段時間不會太長,但是卻相當重要。畢竟寧王還是以四川政務為主,不會在扶桑耽擱太久。
要知道,帶什么物資回去,帶什么人回去,現在可都由這三人說了算。
沒錯,歸宋一行不可能就是這三人,否則在殿上就算有文天祥提舉,也得打起來。
如果只有三個名額,那誰還管你是不是相公?
配合四川各城防務,還有民生,以及將來攻略重慶之后的長遠打算,這一票回去的人應該不少。
至于是誰能有幸歸國,就要看這三位相公看誰順眼了。
文武朝臣們也正是打著這樣的算盤,圍攏于陸、陳、江三人身邊。
“與權兄幸得歸國之榮,可別忘了小弟啊!若有需要,還望提點一二。”
......
“陳相歸宋,乃眾望所歸啊!下官祖籍便是夔州,離禮義城更是只有不足百里。那邊熟絡,若陳相肯保舉,下官定不讓陳相失望!”
這樣的恭維和自薦,打從大慶殿出來就沒停過,可把被冷落了好幾年的陳宜中美壞了。
心說,謝枋得人還是不錯的啊!關鍵時刻,還能想著老兄老弟。
同樣的,陸秀夫、江鉦身邊也圍了不少的文臣武將,都是想攀一攀交情。
再不濟,落得個眼緣也是好的,萬一歸宋名單之中就有我一個呢?
不遠處,蘇劉義、張世杰這些留下來的,甚至有心回去,但連提名都沒撈著的人,很不是滋味。
他們當然也想回去。
蘇劉義是蘇軾的八世孫,祖籍就是四川。雖后來祖上遷居江淮,可對巴蜀之地還是有感情的。
至于張世杰,百戰老將,人家在前邊打,他在后面看著,心里能好受?
如果可以,張世杰狠不得飛回大宋去,把張玨踹到扶桑來,他好取而代之。
“唉!”
蘇劉義這悔啊,當時怎么就沒學學陸、江二人,也找寧王自薦一下子?
看了看張世杰,“太尉臉色不太好啊!”
張世杰瞪了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