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各勢力和資源地圖,一會兒貼在章節評論中,有興趣的可以等會再看。)
......
百官們已經忙成了一鍋粥,廚子和官官混在一塊兒,尚醫局的郎中和柬臣找不著北,實在是沒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可著大宋三百年數,也沒有說官家和相公在里面議事,所有人都得在外面侯著的稀奇景兒出現過?。?
而且,更要命的是,這幫人都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甚至為什么而忙活也是懵懵懂懂。
這就有點...過分了吧?
......
按常理來說,如果趙維于百官朝聚之時,言明兩年后蒙元大軍將臨扶桑,還要把西雅圖哨站的20兵卒變成50萬,來阻擋元軍。
那,這些朝官能把趙維當傻子看。
還50萬兵卒?就是50萬個稻草人,也得扎上兩年吧?哪給你變50萬兵去?
而且,這些兵還得是強兵,是那種能在蒙元的騎兵洪流之下,巍然不動的悍卒。
這不鬧呢嗎?
到時,就沒有大慶殿前的燈火通明和忙作一團了。
而現在的這種忙碌,其實是一種盲從,是被動的。
因為得到的信息太少,只有鎖殿之前寧王的只言片語。
外面的人是懵的,除了簡單的一點猜測,沒有任何定論。
這是趙維故意的,因為他很清楚,如果是換個方式,大朝直議。那幾乎所有人都會只剩一個想法——跑!
即使是現在,把百官各衙門都調動起來,那惴惴難安的情緒卻依舊在眾人心中滋長。
別說是普通的職官,連陸秀夫、陳宜中這些相公也是心緒不安。
“君實?。 标愐酥欣夏棵H?,滿面愁容,“寧王到底在搞什么鬼?兩年...兩之后元人就能打過來了?太快了吧?”
陸秀夫也是神色凝重,搖了搖頭。
“難說!寧王從中原而來,自不是空穴來風。也許,真要打過來!”
陳宜中一聽,“那還等什么?跑吧!”
陸秀夫:“......”
陸秀夫沒說話,知道陳相公的老毛病又犯了。
但是,這回他沒反駁,因為在內心深處,他也想跑。
沒錯,連陸秀夫也想跑。
別看這五年間,大宋可謂翻天覆地,幾乎一天一個樣兒。也勵志圖強,誓與元朝抗爭到底。
可是,想是一回事兒,做又是一回事兒。
五年前,被元人打的上天無路,入地無門,逼得陸秀夫抱孩子跳海的那種已經印在骨子里的畏懼,可不是幾條飛剪船,幾門小鋼炮就能扭轉的。
可別小看這種畏懼的心理作用,國與國之間的絞殺,氣勢永遠是最重要的致勝因素。
巴蜀為什么能贏?
一方面,是幾顆當世最有智慧的腦袋集合在了一起;另一方面,新式小炮和血頭軍建了奇功。
可是,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人!
有易世英這種悍將敢帶著兩千人守凌霄,也得有張玨、王立、曹琦這些蜀將的鐵血軍魂,更有萬萬川人壓根就不懼怕元人。
因為在半世紀的對抗之中,巴蜀兒郎從來沒服過輸。
在他們心里,元軍也就那么回事兒,也是倆肩膀扛一個腦袋,剁下來也得見閻王。
可是,你換了張世杰、蘇劉義這人試試?
不是他們不如張玨,不如王立,而是他們太久沒嘗到勝利的滋味了,氣勢上就矮了一頭。
這就好像后世的華夏,毛爺爺頂住國內外的壓力,一定要打韓戰。
結果,一戰定乾坤。
從此,西方再不敢對華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