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好!!好!!”
“好啊!!”
所有宋人拍手叫絕,寧王大智大勇!張玨、文天祥忍辱負重,不負寧王厚望!
真是叫的人熱血沸騰,無以復加。
看的一眾印第安人莫名其妙,不就是打勝仗嗎?有什么可大驚小怪的?
好吧,他們都不理解二十萬元軍是什么概念,更別指望他們理解宋人幾十年不勝之后,忽聞大勝之后的心情。
況且,這是宋人的勝利,和他們沒啥關系好不?
訕訕地拍了拍手,算是禮貌。至于叫好還是算了,不懂,真不懂,也就聽一個熱鬧。
而宋人這邊確實激動壞了,此等大勝只是聽聽就讓人渾身汗毛都炸了起來,實在通透。
“好!!!寧王威武!!不負威之名!!”
“好啊!!張帥威武!!文相威武!!大宋威武!!寧王不世人臣!不世人臣啊!!”
有的人甚者激動的熱淚盈眶,非是宋人,非是離鄉萬萬里,難以體會萬一。
趙維抿了抿發干的嘴唇,靜靜地看著下首的萬眾齊呼。
待呼聲漸退,直到鴉雀無聲,這才清了清嗓子。
“你們說的沒錯......”
聲音不大,就借由密布各處的印第安人和宋人傳到每個人耳中。
“大宋威武....”
“寧王威武....”
“張君玉威武!!”
“文履善威武!!”
“我們這些親歷者,一戰定巴蜀,創不世之功,當得起各位一聲贊喝!!”
“可是。”話鋒一轉,“可是爾等可知這大勝、這大功,到底是怎么來的嗎?”
此言一出,滿聲寂靜,無人應話。
良久,站在前排的百姓輕聲道:“不是寧王與諸相公殫精竭慮所得嗎?”
趙維一聽,勉強擠出一絲笑意,“不是!”
就在萬眾都在等著趙維答案的時候,趙維卻向一旁招了招手。
那邊,馬小乙簇擁著幾個老幼,走到趙維身邊站定。
趙維在眾人的矚目之下,攬過一個六七歲小男孩的肩膀,拉到懷里。
“他杜小虎,六歲半!父親杜錚原本是殿前司戰卒。
五年前,隨本王歸國。三年前,扛著一百五十斤的土豆種子穿越安南老林,跌死山淵。
他本來能活,掛在半崖之上,只要把土豆扔下去,抓住袍澤送下來的繩子,他就能活。
可是,他選擇先把那一大袋土豆送上去,因為那是最后一袋土豆......杜錚走時,小虎剛會叫阿爹。”
又拉過一個小女孩,只有五歲。
“她叫周大娘,四歲半,父親也是殿前司戰卒。歸國時,大娘還未降生。
三年前,穿越安南老林,戰死在羅氏鬼國。一個人沖上去,炸開了蠻夷寨子,使我們少死不少弟兄。”
下面的百姓默然無聲,聽著寧王一個一個講述。
那邊陸秀夫、陳宜中也是驟然僵立了身子,皺眉看過來。
場中的印第安人已經茫然,我們有什么關系?那是宋人的戰士。
有的甚至覺得沒有聽書有趣,開始陸續離場。
趙維一一介紹,到后來,又請上來一雙皮膚略顯黝黑的一對母女。
“這是洗衣人和貪吃。”
散場的印第安人一怔,因為趙維說出來的是印第安名字。
回頭一看,那個大宋寧王身前站著的,也是一對印第安母女。
好奇心頓生,止住腳步,想看他要干什么。
只聞趙維繼續道:“她們的丈夫、父親叫敢死,是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