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些也是沒辦法,誰讓沒時間呢?想快速穩固六城,就得撒錢。
但趙維還指望著這些白銀流到元占區,給忽必烈和阿難答也制造一點麻煩。
然而,他想多了。
阿合馬別看人死了,但是,他弄的那套貨幣體系真的太先進了。
大量白銀涌入元占區,以巴蜀為中心向各地擴散,一千萬兩啊!趙維琢磨著,嚇也嚇死你了吧?
結果,連個水花都沒打出來。
忽必烈迅速做出反應,先是在四川以及周邊行省調高了中統鈔的兌換比例。
由原來的一兩銀兌三貫鈔降到兩貫五、兩貫,最后到一貫。
再從四川等少數幾個行省慢慢向外輻射,只三個月,全國的兌換比例都穩定在1:1的比例。
然后,開始暗中用中統鈔置換百姓手中的白銀,增入準平庫。
雖然這個過程也有痛苦,造成了不少的麻煩,但是總體上國家穩定,沒有出現大的動蕩。
而到趙維離宋的那個時期,不但完全沒了影響,準平庫的基準白銀也從原本的90多萬兩,增至400多萬兩。
趙維雖然拿了六城,也惡心了忽必烈,但卻讓元朝國庫儲備翻了好幾倍。
總的來說,趙維得到了空間,安西王府損兵折將,還丟了幾座山城,卻是忽必烈漁翁得利,成了最大的贏家。
這是什么?
這就是貨幣體系的力量。
忽必烈沒費一兵一卒賺了個盆滿缽滿,中統鈔的強大之處體現的淋漓盡致。
也正是趙維在中統鈔上吃過一次虧,讓他深深的意識到,將來就算大宋擁兵百萬,船堅炮利,就十八界會子那個熊樣兒的,也不可能打的過中統鈔。
必須建立一個比中統鈔更完備、更有生命力的貨幣體系。
不但要用在中美洲,之后還要拿回四川,甚至安南這些過渡地區。
這是根本,是內在實力。軍隊是外,沒有內在的底蘊,一樣贏不了。
于是,他想到了銀行,想創造一套全新的貨幣體系。
雖然不擅長,但必須去做,這也是他從朝堂抽身而出的主要原因。
趙維沒把握,說句大實話,就是底子不好。前世的時間都喂狗了,更做不到朝上攪動風云的同時還有精力干這個事兒。
現在可以專心一處,沉淀下來好好琢磨。
至于陳老爺子,先在那吃灰去吧,等自己弄的有點眉目之后再去找他。
銀行這個理念太過超前,曹慶熏不懂,趙維也沒說,包括陳宜中。甚至在大慶殿議事的時候,趙維提都沒提。
提了也沒用,相公們不會通過一個完全不懂也看不到好處的議案。
起碼要趙維搭起一個框架,完善了細節之后,才能拿出來說服眾人。
......
——————
就在趙維卯足了勁,要和中統鈔掰掰手腕的時候,中原,大都,長寧宮中。
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大元皇帝忽必烈面前擺著一張地圖,也可以說是一張海圖。
老爺子凝眉細觀,不放過每一分細節。
良久方悠悠然道:“和伯顏的先鋒船隊所繪相同嗎?”
下首的阿丹點了點頭,“一樣的。包括從東瀛得宗家那位進獻來的那份,三份圖幾乎相同。”
“相同?”
忽必烈笑了,直起腰來看著那份海圖,“伯顏..北條時輔...還有我那不長腦子的孫兒,有意思...真有意思。”
這話阿丹沒敢接,把頭埋的更低。
此時,龍案上擺著的那份海圖,是安西王阿難答進獻給忽必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