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了材料,之后就是燃料。
得有一個足以將大號孔明燈中的空氣加熱的火源,這用原本的蠟燭就不行了。
王五郎便開始試驗各種方法。
用木柴?
不行,火力不大。
而且,用銅鐵的柴桶裝著燒,火力更小。不用深東西裝著,火力倒是大了,可是下面要載人的,腦袋頂上燒著柴火那還了得?
況且,火柴不穩(wěn)當,稍稍一偏,就散的到處都是。燒到人不說,還把造價不斐的球囊也給點著了。
于是,為了尋找一種替代蠟燭,且比木柴火力更盛的燃料,又成了難題。
王五郎這時候還沒意識到,他已經在科研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了。
原本就是想造個載人的孔明燈采椰子,可是到了后來,他已經徹底魔障,椰林也不管了,家產都耗了進來了。
這時候的他,想飛!
他想用他造出來的熱囊飛到新崖山的天上,去俯瞰大地;他還想用這東西飛越大洋,回涯州的老家看看。
他發(fā)現(xiàn),種椰子非他所好,現(xiàn)在才是。
沒日沒夜的試驗,讓他更加癡迷于此。
其間,他也試過很多方法。
比如,從朝廷的火藥工坊偷出了照明彈的配方,想用照明火藥代替燃料。
結果,偷的不夠全,只有配料,沒有流程。只知道要橡膠、硫磺和硝石,怎么弄出照明藥,還得一點點的試。
那就是試!
王五郎這人一根筋,想干什么事兒就必須干成,不然覺都睡不著。
經過無數(shù)次的試驗,照明藥沒試出來,他卻把熟膠試出來了。
一次,生膠和硫磺已經配好了,才發(fā)現(xiàn)沒有硝石了。
兩樣東西放在鉛鍋里,他便跑去火藥坊那邊弄硝石。
結果走的急,鉛鍋就放在灶邊上也沒注意,等到他回來的時候,鍋底已經形成了一層又硬又結實的膠皮。
這就是王五郎版硫化橡膠的由來。
和后世的查爾斯·固特異一樣,由一個完全不懂化工的人,在偶然的情況下獲得。
得到硫化橡膠的王五郎也沒當回事兒,他的心思還在熱氣球上,依舊試驗著照明彈藥。
最后,他成功了,但也失敗了。
成功在,把照明彈藥試驗了出來;失敗在,這東西沒法應用在熱氣球上,燃燒的時間太短。
而這期間,王五郎不但家財所剩無幾,更是事故頻出。
短短一年,他家里失了六次火。但幸好都及時撲滅,也未波及四鄰,可是潦倒之態(tài)已然顯露。
不過,他不在乎。
現(xiàn)在,他心里就剩下一個熱囊,一個能把他帶上天的熱囊。
照明彈藥失敗之后,王五郎便馬上又把目光落到了另一種神奇的燃料上——丹火。
丹火是道家的稱呼,簡單來說,就是道家丹士煉丹用的火焰。
這個火可是柴火,也是煤火。
當然,最高端的煉丹師可以無中生火,制造真正的丹火。
怎么造呢?
王五郎找了好幾個道士,終于得到了真?zhèn)鳌?
用西域王水浸泡銅鐵,銅鐵被酸腐蝕之時,可得至純精氣,遇火便燃,火力極盛,且不留污物。
再將丹爐置于火上,便是最好的煉丹之法。
王五郎覺得,這東西肯定能行!
......
,
宋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