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發(fā)制人?”
眾人不解看向趙維,“四哥的意思是......?”
只見趙維皺著眉頭,“我的意思是,干嘛要等蒙古汗國打過來呢?我們雖然在國力上處于被動的劣勢,但是在戰(zhàn)略上,也許可以主動一點。”
趙孟禧想了想,“也對。等到蒙古人打過來再見招拆招,確實太被動了。”
“而且......”趙孟禧凝重起來,“忽必烈也好,幾大汗國的統(tǒng)帥也罷,可都不是善茬子。論經(jīng)驗和水平,比我們只高不低。”
“就怕等人家來了,不按咱們設(shè)想的那么打,咱們不就一點退路都沒有了嗎?”
“有這個可能。”海娃也道。
“遠的不說,忽必烈此番進兵扶桑的時間表咱們不就預料錯了嗎?咱們以為他會全力進軍,可是他不,他讓太子和晉王先到,明擺著是要穩(wěn)扎穩(wěn)打。這是咱們沒想到的。”
“誰知道等幾大汗國聚齊,人家又有什么新策略?所以,不能一再被動。”
眾人聽著,紛紛點頭,都很認同趙維的想法。
趙維也不廢話,讓下人拿來世界地圖,這可比忽必烈那份要詳細不少。至少在歐洲、非洲,還有南北美東岸這片區(qū)域,有一個大概的輪廓。
當然,這是趙維憑自己的記憶強加上去的,沒有任何精度可言。
大伙兒問他是怎么知道的,趙維也是敷衍說,是從加勒比土人那里得來的。倒是沒人有工夫去深究真假。
“你們看!”趙維先指著北歐,“現(xiàn)在已經(jīng)確定了,欽察和窩闊臺聯(lián)軍會在維京出海,他們應(yīng)該在這里登陸。”
指著后世加拿大東岸的地區(qū)道:“就是這里。他們已經(jīng)按照維京海盜的路線過來,但對咱們威脅不大,畢竟還是北方。”
“可是......”又指著地中海的位置。
“可是,伊爾汗是從地中海進軍,出了地中海之后,他們怎么走呢?是直接橫渡大洋,還是沿海岸向北走欽察汗的維京路線呢?”
眾人一看,不由凝重起來。
馬小乙沉聲,“伊爾汗要是走維京路線還好說,要是真愣頭愣腦地橫插過來,可就麻煩了!”
當然麻煩。因為只要往下偏一點,就撞到北美偏南的東岸上,離大宋非常近。
海娃抽氣,“這么說來,不是應(yīng)該,而是必須!咱們必須著手準備,就算無法在整個東岸布防,起碼也要知道伊爾汗到底走的是哪條路。”
“是啊!”趙孟禧一嘆,“要是能在地中海那邊安插一些眼線就好了,最好把這個口子給他封上,讓伊爾汗出不來!”
他說的是直布羅陀海峽。
要是能占領(lǐng)直布羅陀海峽,把炮架過去,那就能封鎖整個地中海。
可是,也只能是想想。
一來,沒那個實力。
防守北美,大宋已經(jīng)是在螞蟻吞大象了,更別說把手伸到歐洲去。
二來,大宋就算有實力把直布羅陀占了,那不用等蒙古人,神羅的人就先得炸,那可是歐洲的命門。
一直沒說話的王勝看著地圖,終于出言道:“那應(yīng)該怎么先發(fā)制人呢?”
此言一出,所有人一滯,卻是沒人說話了。
因為,還真沒辦法。
東岸的港口還沒建起來,繞行過去的船隊還沒到東岸,現(xiàn)在說什么都早。
“唉!”趙維良久一嘆,“歸根結(jié)底,還是實力不夠,手上的棋太少了。”
把地圖推到一邊,“等著吧,先不急!等東岸的水軍成形,再等收拾了周邊的土人部落。到時,就有余地了,再想不遲。”
說完,干脆不再提這個茬子,讓人去備下酒菜。
大伙兒好不容易聚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