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載重不高,可承載6個成年人,或者兩個成人,外加400多斤的貨物。最大飛行高度是200丈,大概也就500米左右。
航速也不快,無風條件下,每個時辰可航行60里,也就是每小時15公里。
這樣的熱氣球性能還只算是一般,但勉強可以實現應用。
下一步,則是投入到實際使用中,從實踐中找問題,繼續(xù)完善。
氣球正式升空的時候,王五郎激動的又要第一個上,卻被趙維一腳踹了下來。
你可是國寶級的發(fā)明家,現在熱氣球還沒有任何安全性可言,你這要是摔下來,我找誰哭去?
可是,趙維根本就不理解一個一心只想上天的人有多瘋狂。
一眼沒照顧到,王五郎就鉆上去了。等趙維發(fā)現的時候,人已經在天上了。
把趙維氣的啊,不行,得研究降落傘了。要是真掉下來,起碼還有活命的希望不是?
“唉......”長嘆一聲,技術型寧王還是很有用武之地的啊!
指揮幾個匠人,“去,給爺找兩個裁縫過來,爺要再創(chuàng)一種高空緩降的降落傘。”
“......”
“......”
寧王說完,一圈兒人沒動,都用怪異的眼神看著他。
趙維還納悶兒呢,怎么不動呢?本王說話不好使了?
恕不知,人家根本用不著技術型寧王好不啦?
王五郎從天下一下來,就嚷嚷,“不行不行,平衡性差了點,差點就摔下來。去,找個雜耍班子,弄幾個飛天傘過來。
“嘎?”
趙維有點尷尬,“啥是...飛天傘?”
王五郎鄙夷地瞥了一眼趙維,“飛天傘都不知道?就是從高處執(zhí)傘而下,也不會摔死人的那種!”
“哦!”趙維明白了,人家大宋有降落傘,不用他操心。
還真有,其實從唐代就有了。甚至后世的降落傘,就是從華夏學去的。
只不過,和后世的降落傘不同,這個時代的飛天傘是硬質的,就像一把大號的雨傘。
是用堅固的竹木做傘骨,覆蓋絲綢,使用之前是半開狀態(tài),懸掛在高處。
用到熱氣球上,就是掛在艙體四周,用的時候,人與硬傘掛到一起,一躍而下,氣流沖擊使傘身徹底打開,起到緩降的作用。
唐宋的雜戲班子、民間藝人,有專門的跳傘表演,而且一般都是女藝人。
從十幾丈的高處緩緩落下,有如天女下凡一般,十分受歡迎。
西方最早期的降落傘,就是完全照搬了東方的雜耍表演,把硬傘掛在飛行器外面。
鬧了個大紅臉兒,趙維落荒而逃。
唉,技術型寧王果然非我所長,還是乖乖回去結婚吧!
離婚期還有十天,趙維打算放下手里所有的事情,專心娶媳婦。
只是,他想的挺好,可現實卻不允許,瑪雅基里瓜城的三位國王...提前十天就到了。
趙維又要與這些印第安人糾纏起來。
......
,
宋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