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秀夫真的讓趙維嚇到了,禮部向來是一個說起來很重要,但實際上又沒那么重要的部門。
可是現在,怎么讓寧王說的那么可怕呢?
陸相公越琢磨越心驚,越琢磨越認為趙維說的對。
本來嘛,單外交這一項就很有搞頭,好吧?
而且在這一點上,大宋朝比任何朝代都有發言權。
因為兩宋三百年,就是靠外交撐過來的啊!
雖然這個外交成果不值得夸耀,但是,大宋卻是從中實打實得到好處的。
從遼、夏開始,然后是金,再到蒙古,大宋習慣花錢買和平,以歲幣的屈辱換取邊境的和平。
面子上確實不好看,但是陸秀夫最知道,賬可不是那么算的。
就拿遼國時期來說吧,大宋每年付出相當于三十萬兩白銀的代價,換取了近百年的邊境太平。
省下來的戰爭費用有多少?遠超歲幣所出。
而且,這個錢不是白給。
事實上,每年與遼國互市賺回來的錢,三十萬只是個零頭。
一口宋朝的鐵鍋,運到北方,價值多少知道嗎?
文銀一百兩!
這個價錢,造銀鍋都能造四口,就是這樣的暴利。
當然了,有利就有弊。
與北方民族的溫和外交,成就了富宋之名,也使得大宋成為最窩囊的一朝。這無可厚非。
但是,正因為陸秀了解對北方民族的外交手端,知道利弊,他也能夠更好的避免,不是嗎?
總結前人之弊,發揚前人之利,歷史啊,確實很重要。
就像趙維說的,能不費一兵一卒,拿下瑪雅,拿下阿茲臺克,這不重要嗎?
還是趙維說的對敵外交。
如果老夫用嘴就能征服敵人,那張世杰就算手握百萬之師又如何?有我重要嗎?
想到這,陸秀夫突然有些斗志昂揚起來,很想馬上就大干一場。
......
連帶著對出使基里瓜之事,陸相公也可以說上心到了極致。
要知道,堂堂陸相公,若是在從前,就算出使,很多細節也都是交由底下的人去辦。
可是這回,陸秀夫可謂的件件親力親為。
從答應基里瓜三國的物資,到隨行的人員、工匠,再到基里瓜以及周邊瑪雅各城的詳細情況,陸秀夫都了解了一個透徹。
甚至還專門找了趙孟禧,把錦衣衛得到的情報、消息全部匯總,制定了出使策略。
一套下來,趙維都有點后悔嚇了陸相公這一遭,有點過頭兒了。
連帶著他這幾天也是一點都沒閑著,被陸相公支配了。
不過,這么做倒也是好事,起碼讓基里瓜三國的人安心下來了。
原本在婚宴上那一鬧,趙維當眾允諾,事后他們還有點擔心,怕大宋不履行諾言。
結果,現在好了,人家大宋言必行,行必果,只幾天的工夫,就把物資清單、出使人員,還有具體的行程,送到了他們面前。
啟程的日期,竟比三國料想的還要提前了好幾天。不得不說,宋人確實給力。
三大國王直到此時也才松了口氣,基里瓜有救了!
唯獨蘭琴國的阿桑大祭司,又有點患得患失起來。
好吧,不得不說,阿桑這個人和別的印第安人有點不一樣,想的東西也多。
大宋如此上心,她反倒有些不自在,甚至生疑。
那可是寧王啊!還有陸秀夫。
就算對扶桑大宋再不了解,瑪雅人也知道這二人在宋廷是什么地位。
如今二人一同出使?太重視了吧?不會另有所圖吧?
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