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嗎?畝產能少到哪去?”
趙維:“少到你想都想不到。一畝地...也就十幾斤吧,幾十斤就算大豐收了?!?
陸秀夫:“......”那是得餓死,沒錯了。
怎么說呢?瑪雅人種地和漢人種地是兩個概念。
之前說過,瑪雅人一茬莊稼短則三年,多則六年。
燒荒、等下雨、等草木發芽...再燒荒,再等下雨,然后播種。
而且,這個播種和漢人的播種也不一樣,他們是把種子往地里一撒就不管了。
至于長出來的是糧食還是雜草,跟我沒關系,能產多少糧食看老天爺。
你想想,那畝產能高到哪去?到秋收季節,田里收的草籽都可能比玉米多。
所以,如果是三十萬宋人種玉米,可能有個十幾萬畝地就夠生活了。
但是換做瑪雅人,幾百萬畝地也不見得能吃飽。
別忘了,人家不但是畝產低,周期還長呢!
三年指望一茬莊稼養活,那得多少地,你都算不過來。
知曉這些之后,陸秀夫也只能無奈地搖了搖頭,看著三位國王道:“生于扶桑,乃瑪雅之幸也!然,瑪雅之大不幸,亦起生于扶桑爾?!?
眾人皺眉,都沒聽懂這位大宋相公拽的這句是什么意思。
倒是趙維樂于解惑,“陸相的意思是,如此豐饒富美之地,是瑪雅的幸運,也是瑪雅的不幸。”
“幸運的是,你們占了這么好的地方,要什么有什么,以至于無需為生存而勞心?!?
“而不幸的也正在于些!過于安逸的生活,讓你們也很難在風浪之中走的更遠。”
三位國王點了點頭,似乎是聽懂了一些。
確實,從前的瑪雅人不用為吃飯發愁,隨便種點東西就行了。產量低是低了點,但是我們地多??!
可是,一遇到天災,就完蛋了。
當他們到了大宋,到了新崖山,看到宋人是怎么種地的,他們才明白,原來還可以這樣。
多林刺皺眉道:“也許...陸相公說的對吧?其實,自從大宋到來之后,我們已經發現,要學的東西真的太多了,可惜已經晚了?!?
趙維沒接話,也不知道說什么。
“說吧,我想在城中,應該有不少人在等著咱們呢吧?”
多林刺一怔,“殿下連這個也知道了?大宋真的是無所不能?!?
只見趙維攤手,“這有什么可不知道的呢?遭遇危機的可不僅僅是基里瓜,北邊的蒂卡爾、奇琴.伊察,還有科巴等等瑪雅城邦,都面臨基里瓜相同的問題?!?
“只不過,他們沒有基里瓜反應的那么快,去求助于大宋。或者說,他們還是在觀望罷了?!?
“他們的使者也參加了本王的婚典,自然也知道本王與基里瓜的交易。我想,只要不是個傻子,就肯定會來基里瓜看看吧?”
這才是趙維先來基里瓜,而不是先解決科潘問題的原因。
基里瓜有觀眾,很多城邦都在等著看,看宋人怎么幫基里瓜度過難關。
繼續閱讀
說白了,基里瓜現在更像是一個實驗點。
如果大宋的幫忙沒用,那以后各城自然也不會打大宋的主意。而如果有用,那各城的求援很快就會蜂擁而至。
多林刺聽了趙維的話,佩服了豎起了拇指。
“用宋人的說法,殿下真的是料事如神。不瞞殿下,蒂卡爾的大祭司、奇琴.伊察和科巴的國王,還有其他幾個城邦的使者,正在城中。”
“呵?!壁w維笑了笑,算是回應。
嘆道:“他們來的倒快,都是聰明人??!”
多林刺陪笑,“再快也沒有基里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