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大伙兒把目光對準王勝,“你一個切腸子的也來?”
“我......”好吧,王勝沒啥理由。
急中生智,“貧道與王禎老爺子是忘年交,他在基里瓜,我不放心??!”
“哦?。?!”大伙異口同聲,理由好牽強啊!
王五郎皺著眉,也不好趕誰走。
要是真較真,他們這些人,誰都不應該參與進來。
看著大伙兒,“相公們能放人嗎?”
亦思馬因,“先上船,藏起來再說!”
趙友欽,“好主意!”
其實,大伙都憋壞了。再加上,這一戰意義不同尋常,不但是大宋在扶桑的第一戰,而且應用了太多新東西,算是一個驗證。
他們是這些東西的發明者,想親眼見證也說得過去。
不光他們憋壞了,新崖山的百姓們也都憋著一口氣。
聽聞朝廷要出征,雖然還不知道打誰,但是,幾乎所有的宋民都來碼頭送軍。
有的恨不得自己親自上陣,只可惜沒那個機會,都是自發的給登船將士送上家中珍藏的好東西。
什么肉干、好酒、綁傷口的好布、保暖的衣物,只要見著當兵的,就往人懷里塞。
“一定要打贏??!”
這是每個宋人的心聲。
他們壓抑太久了,經歷了崖山的慘烈,經歷了萬萬里大洋漂泊,一轉眼就是六年已逝。
很多人添了白發,很多人從青壯之年熬到了中年,終見大宋將士出征,怎能不心生激動?
打!不管是打誰,給我往死里打!
讓他們知道知道,我大宋不是亡國的大宋,我大宋兒郎還有血勇存息!
將士們也不用說,他們比百民,比匠人還要憋屈。
六年!六年之逃亡,被冠以弱國之軍,雖然士氣尤在,可是六年不得施展,心里苦!
平時,他們無處發泄,只等與元人決戰。
可是現在,機會來了。
他們也不知道要打誰,可不管是誰,就像百姓叮囑的那般,一定要贏!
這一仗要是不贏,那他們就永遠也抬不起頭來了!
......
此時,整個大宋都憋著一股勁兒,卻是被寧王看似賭氣的一月之約給破開了一道口子。
幾十萬人的新崖山一下子就開了鍋,有如下山之虎,出云之龍,看得那些在新崖山務工的印第安人打心底里發涼。
在他們眼里,宋人還是很溫和的,老實少言。怎么一下子...一下子就變得殺氣沖天的要吃人了?。?
這樣一副嗷嗷叫的出征景象,也經由這些務工的印第安人傳遍四方,變向地改變了中美洲的局勢。
而樞密院那邊,也終于有了定論。
由殿前司指揮使江鉦為帥,出征科巴。
好吧,這個結果,其實是張簡之使了個心眼兒,他沒等三人爭出個結果,就先一步調了兵。
美其名曰:你們先商量著,我先把下面的事準備好,等你們出結果了,直接就能走,那多好?
三人自然沒意見。
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其實,準備個屁?根本就不用準備好嗎?
或者說,早就準備好了。
大宋是要打庫斯科的,從大半年之前就開始備戰了。所有了兵源、軍械、糧草都是早就備好的,只需要裝船就可以了。
而且,讓張簡之去準備,他們就沒想過,這其實已經左右了出征人選。
張簡之是直接上殿前司,登船待戰。
等一切都妥當了,那三位還沒爭出個結果呢。
張簡之直接過去通知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