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高掛,夜色已深。
江鉦在船頭站了一會兒,直到大軍已經出港,新崖山的燈火漸漸模糊,這才返回艙中。
這位殿前司主帥,并沒有休息。實事上,不光江鉦,船上的將校就沒有睡得著的。
還是那句話,憋的太久了,需要宣泄!!
此時,左右副帥,三軍校尉盡聚于此。
江鉦也不廢話,“百姓送軍之景,大家也看到了,我等不敢辜負分毫!!說說吧,這一仗要怎么打?”
大軍副將立時接道:“若如錦衣衛所言,科巴起碼有戰士十五萬,百姓更是百萬之眾。而且,還不都是在科巴城中,分散于周邊百里的各個小型部落之中。看上去很難打。”
“依末將之意,其實也不難!”
說著話,他指向山河圖,“我大軍登陸海灘,距離科巴城的直線距離還有五百里,可兵分三路....左右各分一萬騎兵,包抄科巴南北兩側,中軍三萬則以步戰為主,徐徐向科巴西側推進。”
“到時,左右騎軍先至,一方面肅清周邊的小型部落,擊敵之志!另一方面呈虛圍之勢,懾敵之謀。”
“待中軍一到,三路大軍從北、西、南三向攻之,必可克敵于前!”
說到這里,副將還頗有幾分得色,“我大軍人數雖少,然貴于精,強于炮石。只要兵臨科巴城下,呵呵,土人的石矛石箭怎敗我王師之威?”
“到時,就算打一場硬仗,用五萬人對三倍之敵的十五萬,想來也有一勝的把握。“
此話一出,有人認同,卻是也有人沉默。
而江鉦則是點著頭,卻不見半點笑意。
這是常規之法,沒什么可說的,主要還是趙維給的時間太短,沒有太大的發揮空間,副將能直接制定出整套戰術,足以說明其水平不差。
但是,江鉦覺得,這辦法還是欠妥,風險有些大了。
首先,大宋雖強,可是也只強在軍械,兵力,還有單兵素養其實并不占優勢。
這點自知之明他還是有的。
說白了,大宋強在有炮有銅鐵武器,最多還有更為先進的戰術戰法。
除了這些,印第安人一點都不差。
尤其是單兵能力,個個都是叢林好手。他可知道血頭那幫人在趙維手底下,發揮出多大的作用。一點都輕視不得。
當然了,這是血頭軍有大宋的裝備和戰術制定的緣故。屬于1+1大于2的化學效應。
科巴戰士沒有大宋的裝備,也沒有大宋的戰術,戰力肯定弱上不少,但是該重視還是要重視的。
另外,大宋出兵五萬,而科巴有十五萬戰士,兵力上也不占優。
還是,在人家的地盤上作戰,地形等等也比大宋要熟悉的多。
種種相加,勝負其實沒那么肯定。分兵三路?顯然不是一個萬全的主意。
沉吟了一會兒,“能不分兵,還是不要分兵。能盡快拿下當然最好,可若是因此輕敵托大,吃了敗仗,不但成了笑話,而且....”
后半句江鉦沒說,而且趙維那邊必有大麻煩。
打一個科巴都吃力,還談什么兼并整個瑪雅?必會對趙維的整體計劃造成重創。
...
底下的將校見殿帥似乎不認可這個計劃,不由皺眉。
不這么打那還能怎么辦?合兵,平推過去?
倒不是不行,只不過也存在問題,而且問題更大。
一來,大軍一點一點的往前打,必會打草驚蛇。只要一動手,那整個科巴就都知道大宋打過來了,可能打一個小部落,后面每走一步,科巴人都有防范。
那樣的話,會失去主動。
人家要是覺得能打,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