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之后,一大早就不見初陽,基里瓜城周遭氤氳壓抑。
各城邦的祭司、國王本來相約去城外的農(nóng)田與趙維相見,也好看一看半月來宋人的成果。
可是,早上宋人那邊就送來消息,“今天不下地,而是把大伙兒約到了基里瓜城北的一處小山上。”
大家自然不明白宋人這是什么意思,不過也不抗拒。
尤其是蒂卡爾大祭司和奇琴伊察國王,心道,“正好,借今天這個機會與宋人表明蒂卡爾等瑪雅城邦的立場,順便幫多林杰和蘭琴解圍。”
其實,蒂卡克大祭司是不想這么早就表明立場的。
按照原來的思路,起碼也要等宋人完成對基里瓜的解救,并等科潘城水利的修建看到一個雛形之后,他們再出來與宋人挑明關(guān)系。
說白了,臣服于宋人那是不可能的,瑪雅人是瑪雅人,宋人是宋人,最多就是出力幫助宋人抵抗那個叫元的敵人。
之所以這么快,也是在與科巴關(guān)系的問題上,宋人處理的并不好。寧王吹了個大牛,結(jié)果還沒實現(xiàn)。
那就沒有必要再脫下去了,免得給宋人太多的希望,等失望的時候更加的無法接受。
說起來,他們還挺厚道,挺趙維著想。
總之吧,眾人結(jié)伴而行,尋到趙維約定的那個小山崗。
就見大宋寧王在山巔風(fēng)景秀麗處擺了長案座榻,案上茶酒齊備,美食琳瑯滿目。
一見眾人到了,趙維笑盈盈的迎了上來。
“一連操勞半月甚感疲累,索性偷得半日閑暇,與諸位賞風(fēng)共飲,不知道可愿賞光啊?”
眾人自然是以蒂卡爾大祭司和奇琴伊察國王為首,連多林刺此時都聽話的讓出位置,讓這兩位占了主位。
只不過,多林刺也是夠壞的,趙維不讓他說,他是真一點都不透啊,弄的這幫人到現(xiàn)在還不明白狀況。
此時,多林刺正蔫頭耷腦的安心看戲呢。
而蒂卡爾大祭司與奇琴伊察國王見此情形,對視一眼,滿心無奈。
大祭司更是調(diào)侃道:“寧王還真會挑風(fēng)景。”
沒明說,可是話里的意思卻是明白,你挑哪不好,挑在這兒?
風(fēng)景是不錯,背靠基里瓜城,身后是古老的城邦、大河、湖泊,以及一望無際的平原。
身前,山林蒼翠,峰巒疊嶂,除了美景,還有奪那的五萬大軍也在山腳下的坡地上。
俯瞰而下,甚至能看見密林之中一排排的臨時樹屋,還有密密麻麻的戰(zhàn)士身影。
“寧王這是什么意思?我們坐在這里吃吃喝喝,恐怕不合適吧?”
“是嗎?”趙維一副沒懂的樣子,“挺合適的啊!大祭司為什么這么認(rèn)為呢?為了尋這處風(fēng)景,本王可是用了些心思呢。”
蒂卡爾大祭司皺眉,“寧王還是稱呼我的名字吧,圖姆就可以了。”
又道:“大祭司是瑪雅人對圖姆的稱呼,寧王不是瑪雅人,也不信瑪雅的神明,再稱呼圖姆為祭司,委屈了寧王。”
“好吧。”趙維點頭,“那就叫你圖姆。”
又看向奇琴伊察國王,“我記得國王陛下叫萊加?”
萊加笑著點頭,“寧王記的沒錯,叫我萊加就好。”
“好!”趙維做了一個請的手勢,“諸位請入坐。”
這讓圖姆和萊加不由一怔,顯然趙維沒有換地方的意思,是鐵了心要在這讓奪那看著了。
沒辦法,只得在趙維的一再邀請之下落座。
待有人為大家斟滿酒水,圖姆尋了個機會道:
“其實,到了今天這個地步,寧王何必還要與奪那置氣?我看,沒這個必要了吧?”
“是的。”萊加也附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