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打?
這既是一個問題,也可以說不是問題。
真金父子一文一武,絕非等閑之輩。既非莽撞愚勇之輩,更不缺少背水一戰的勇氣。
孛兒只斤家族五代人杰,橫掃歐亞憑借的不是運氣,而是實力。
能不能打?要打到什么程度?那要看父子二人對新都城的重視程度如何,愿意不愿意為此付出代價。
而答案是顯而易見的,溫尼伯湖的戰略位置極為重要,乃北扶桑之咽喉要沖。
這一點,無論是真金、那海,還是大宋,都看的真切,否則也不會有今日的局面了。
所以,不到萬不得以,大元不可能把這里讓給大宋。
可以說,誰在這里站穩了腳跟,誰就占得了先機。
這一仗,要打!
父子二人幾乎沒有任何交流,便已經在這一點上達成了共識。
而正在此時,帳外,南哥兒沖了進來。
“父王!三哥!宋人就要打過來了,你們莫要驚慌!!”
南哥兒滿眼急切,不無擔憂,一雙靈動的眸子頗有幾分陰郁。
畢竟是女孩子,年紀又不大,得知大宋攜八十萬大軍殺來的消息,還是穩不住陣腳。
所以她跑來了,擔心父親和兄長也慌了心神。
畢竟八十萬啊!
這個消息太過震撼,不但說明大宋的實力已然今非夕比,南哥兒還想到一個更為嚴重的問題,那就是:
以往大元從宋廷得到的情報有著很大的謬誤,甚至是錯的離譜。
想來父親和兄長定是驚懼,便急急忙忙的跑來了。
“大戰當前,咱們一定要穩住!”
此言一出,真金和鐵穆耳看著認真無比的南哥兒,卻是笑了,笑的很是開懷。
也不多言,更不驅趕南哥兒,二人簇首于山河圖前,低聲討論。
南哥兒在一旁看著,不敢摻言,心中卻是安定不少,至少二人比自己想象的要穩重得多。
討論持續甚久,其間還把三軍將領分批傳入,了解各處細節,包括那海的將領。
直到夜入三更方有定計,而南哥兒為二人準備的餐食早已經涼透。
“不是不能打!”鐵穆耳悠悠開口,下了結論,“雖說艱難,但宋人也非不可戰勝。”
“他們最大的問題便是,主力悍勇之卒只有十萬余,其他皆為土人游勇。若能分而決之,守下新都也非難事。”
鐵穆耳雖然也年輕,但尤善軍陣。又是忽必烈從小一手調教,已經看出大宋的弱點。
八十萬大軍看似浩蕩,但主力太少,只十萬多人。說白了,要是把那海的殘兵也算上,還不如大元實力雄厚。
但是,問題也不是沒有,就是那海的十萬殘兵。
那海雖然表明了態度,可那畢竟是欽察和察合臺兩汗的親軍,元朝想如臂使指一般任意驅使,不太容易。想讓他們像大元勇士一般悍不畏死,更不容易。
鐵穆耳抬頭看著親爹,“問題就在于,能不能盡可能的利用好欽察聯軍。”
對面的真金皺眉想了想,泰然道:“好辦!想辦法讓宋人分兵,那是你的事,十萬欽察聯軍就交給為父。”
軍中的事兒,鐵穆耳比真金有發言權。可是玩弄人心,聚攏士氣,真金卻是有他的長處。
一直靜靜看著的南哥兒突兀出聲,“父親和兄長別忘了,還有女兒呢!”
二人一愣,偏頭看向南哥兒,“你?”
“對呀!”南哥兒前起胸脯,一臉傲然,“別忘了,女兒也姓孛兒只斤!”
孛兒只斤家族,無論男女,都是好樣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