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金被自己人綁下了山坡,直到此時他也不明白,怎么會是這樣?
太子殿下本來謀劃的好好的,南哥兒被俘已經無力回天,他管不了了。只要鐵穆耳跑回北邊,他這邊的農戶和主力元軍全身而退,那這一仗即使慘敗也不是不能接受。
而且,遠遠也算不上慘敗。
細算一下就知道了,元軍真正損些的有什么。
南哥兒所率的是欽察聯軍,是那海的部眾,即使不是被殺就是被俘,也是那海損失。
鐵穆耳那邊兩萬元軍,兩萬欽察聯軍,即便被趙與珞吃掉一些,就算一萬元軍吧,再加上他這邊負責斷后的一萬精銳,算下來,元朝這一系列的大仗下來,也才損失了兩萬主力軍。
換來的,卻是八萬主力和十萬農戶的安全撤離。
這個代價真的不大。
反觀那海的欽察聯軍,還有北條時宗卻是虧大了。
那海帶到扶桑二十萬人,現在只幾萬人還著。
而北條時宗更慘,人家是媳婦被趙維抓了,十萬援新都的大軍一個沒回去。偷襲西雅圖的水軍被打了個落花流水,連帶被大宋的余怒掃了所有沿海市鎮。
估計,時宗天子連哭都沒地方哭去。
這其中還有一個附帶好處就是,北條時宗雖然丟了媳婦,失了軍隊,毀了城鎮,可是經此一戰,時宗朝已經沒有別的選擇,只能選擇依附元朝,成為元朝擋在大宋前面的緩沖國。
這么算下來,元朝還是賺了的。
當然,元朝賺,不代表真金賺了,畢竟把閨女和自己搭進去了。
可也不是不能接受,真金的理想狀態就是,他戰死在新都城址。
這樣一來,朝廷不會再追究他戰敗之罪,相反,太子殉國,拼死為老爺子保下了扶桑基業,反而有功。
那么,鐵穆耳的地位也就算穩了。
真金一個病秧子,有今天沒明天的主兒,拿他的命換這么多東西,還不值嗎?
讓八百殘卒去投降,則是真金在大事決斷之后的惻隱之舉。
這些忠卒陪他從草原打到中原,從中原打到扶桑,都是太子東宮的家將,實在不忍悉數戰死。
所以才有了下山投誠的這一幕。
真金都想好了,只要宋軍接受投降,他親眼看到這些忠卒有一個安身之所,那世間再無牽掛,可以坦然赴死了。
可是,沒想到,怎么就下去一趟,回去就不聽話了呢?
那個送信的信使回來之后,也不知道和底下人嘀咕了什么,然后二話不說就把真金給綁了,扛上就往山下跑。
把真金急的啊,嗷嗷大叫。
“你們放我下去!本宮大計,不可毀于一旦!!”
他要是今天沒死成,那事情就大條了。他活了,鐵穆耳卻危險了。
“快放我下來!你們還是不是本宮的人!?”
”呵呵....”
眾將咧嘴一笑,“殿下別喊了,我等當然是殿下的人。只不過,嘿嘿!”
“來人,給殿下塞塊干凈的面巾!”
呵呵一笑,根本不給真金再開口的機會。
“殿下恕罪,咱們嘴笨說不過殿下,怕被殿下繞迷糊了。您老稍安勿躁,咱給你找個能說會道的去!”
堵上元太子的嘴,一眾元將還心里踏實呢,暗暗自語,“那個趙維說的還真對啊!”
“這要是讓殿下自裁于此,那他們還不追悔一輩子?哪還有臉活著?”
所以,先綁到寧國公那再說。
把真金氣的啊,哭都哭不出來了。
怎么就下了一趟山,變化就這么大呢?還給他找個能說會道的,誰啊?
一邊掙扎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