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去。
正如他所說,“社稷良臣,不可辜負!”
只不過,少年官家除了正義感爆棚,其實還是有點小心眼兒的。
小聲對身邊的李懷仁吩咐,“那什么,一會入了皇城,要是兩邊還沒打起來,你就假傳圣旨,把舊黨管事的多宰幾個!”
李懷仁眼珠子都綠了,“假假假假假,假傳圣旨?”
趙昺拍了拍李大官的肩膀,“放心,朕吩咐的,你怕什么?最多追究下來,罰你吃些板子。”
“我.....”李懷仁想死,跟這么個官家,早晚讓他玩死。
而趙昺見李懷仁不說話,只當他是答應了,賊兮兮一笑,“其實也不一定吃板子,民怨如此,總要抓幾個替死平憤的嘛!”
李懷仁,“圣人,拿舊黨平憤就好了呀,為什么要搭上奴婢呢?”
趙昺,“因為你和我親唄!”
李懷仁:“.....”
......
——————————
民暴,必始于不公,發于自救。
相爺一生權衡人心,鉆研欲望,他太知道怎么把百姓變成暴民了,也太知道古往今來,哪一場民暴不是始于正義,而終于獸欲。
繼續閱讀!
說白了,無論是什么朝代,什么原因引起的暴亂,開始的訴求都是正義的。
可是,人心難測啊!
同樣是無論什么朝代,什么原因,最后的結果都是暴民成了吃人的野獸,無所不盡其極。
他們會摧毀沖鋒路上所見到的每一個障礙,把每一個他們認為是欺負過他們,壓迫過他們的人,拆的骨頭渣子都不剩。
而這諾大的皇城之中,除了政事堂的舊黨骨干,已經再沒有一個多余的宣泄目標。
后果,可想而知。
更何況,相爺已經幫他們鋪好了路,想好了泄憤的方法。
沈福海的作用可不光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那么簡單,他同樣是舊黨和相爺的送葬人。
縱使沈福海心中一百個不愿,不想相爺就這么枉死局中。可是相爺的話,他不能不聽。
一入皇城,沈福海沖在最前,徑直奔向皇道兩旁、宮舍之側的銅缸水甕。
那是皇城必備的救火儲水,可是現在,里面是一缸一缸的火油。
二話不說,指揮沈家人取油,然后直奔政事堂。
相爺給他的命令是,到了政事堂,不要讓百姓有任何與舊黨對峙的機會,直接煽動暴民點火,火燒政事堂。
是的,相爺很清醒,到了這個份兒上,已經不用演了,直接來,不要給舊黨任何翻盤的機會。
否則,舊黨又不傻,被幾萬人圍住,還敢裝硬嗎?還敢藐視民意嗎?
說不好,一通巧舌如簧,再許下一些空頭白話,就可能前功盡棄。
所以,沈福海只要進來,那就是殺招。
政事堂中,舊黨眾人直到暴民已經沖到了政事堂門前,外墻已經開始冒起濃煙才將將反映過來。
登時大亂。
可是一切....都已經晚了。
......
。
說一下哈,最多還有一到兩章,這個段落就算寫完了。
相爺會有一個意想不到,我認為最完美的結局。
不知道大伙能不能滿意。
宋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