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鉦等人亦是抱手長揖,“預祝相爺,桃李天下,大道永存!”
十幾個弟子更是聲勢沖天,“老師桃李天下,大道永存!”期間還夾雜著嬰兒的丫丫之語。
張簡之,漸漸的...老眸泛紅。
這一日,城外草廬,匯聚了大宋朝所有的頭面人物,心甘情愿把自家子弟送到這里。
這一日,心死的相爺再煥新生,重納門徒。
這一日,相爺華服褪去,成了真正的傳道老翁。
草廬內外再次響起張簡之的沉著之音:
“老夫....少習孔孟,再達老莊。初志學而達天下,至三十乃悟人生大道。無外呼...三治之學。”
“治人...治欲...治善!”
“人者,萬物之長,乾坤至幸也,習人以知萬物,治人以治乾坤。”
“欲者,萬物之性也,縱欲而生惡,知欲而知心。”
“善者,百惡之陰也,人之謬想,欲之枷鎖矣。”
“故,人立于乾坤,俯看萬物,欲漸生惡,以善錮其存也,方得長世。”
“世間萬物,乾坤陰陽,欲而生惡,惡而生大爭。”
“故,人立于乾坤,乃觀欲惡之源也,方得...”
“治人、治欲、治善之道!”
“切記....首重于治!”
...
“真好!”王瑜一雙眸子瞇成了月牙,看著草廬前的畫面,由衷贊嘆。
拉了拉趙維的衣角,“張師如此,你也能放心了吧?”
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卻不想,趙維老大的不愿意,“好什么啊?”
眾人一怔,怎么寧王還不樂意了呢?
只見趙維眼珠子一瞪,“本來我是關門弟子的啊,很受寵的!”
“噗!!”
眾人不由絕倒,原來寧王在糾結此事?
讓人捧腹。
眾人哈哈一笑,其樂融融。
看了一會相爺傳道,就都無聲退出草廬,打道回城。
只是正值盛夏,城外花草絢麗,倒也不想跨馬急走,毀了這難得的愜意。
于是,官家在前,寧王在側,一眾侍郎相公漫隨左右,便這么悠然回城。
其間有風月之談,亦有朝政之辯,且由心爾。
眾人無不生出恍如隔世之感。
這不單單是因為新舊之爭終于落幕,亦因如此閑暇之態卻是不知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
如今大宋局勢一片大好,也終于有心思漫看沿路景致。
“唉....”趙昺長長一嘆,“好想就此散漫,可惜....明日又要起早呢!”
趙維一笑,深深的看了一眼趙昺,心說,大侄子還是爭氣的。
趙昺已經不是從前的那個熊孩子,心思、眼界都非往昔。尤其是這次新舊之爭,趙昺有底限,有擔當,這讓趙維很是欣慰。
難得勸慰道,“快了!照此情形奮勇向前,不出二十年,宋元之爭便沒有懸念了。”
眾人紛紛點頭,寧王其實還是說的保守時間。在他們看來,大宋再過兩三年,便有反攻中原的實力了。
陸秀夫道:“且不說這些,只論眼前,我等尚需勃發,借勢而起啊!”
是的,陸相公一點沒說虛的。
新舊之爭,雖然是誰也不愿意看到的黨爭,但因禍得福,也為大宋帶來了全新的機遇和挑戰。
首先,是對舊黨的處置。
這一點上,趙昺展現出了非常杰出的天子之能,提出了對舊黨諸臣,以及世家大族的“三不之詔”。
第一,不問功過,之前是對是錯,隨著呂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