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不是民族,而是文化!
趙維此時已經站了起來,面對臺下的各族百姓,鏗鏘有力。
“優秀的民族有很多,能夠延續至今,哪一個民族不是歷盡風雨?哪一個民族不是艱苦卓絕?哪一個民族又不優秀!?”
“如果只看輝煌,那漢人,無疑是輝煌最多,延續最久,且一直站在頂峰的民族!”
“是因為漢人比別人優秀?本王不這么認為。漢人之中也有敗類,蒙人之中也有勇士!”
“任何民族都有其優秀的品質,無分高下。”
“漢人能持續輝煌的原因,不是民族優秀,而是文化優秀。”
“我們的祖先,創立了儒家,創立了法家,創立了道家,還改良了釋家。”
“這些寶貴的文化財富可以讓漢人在低潮之時不至絕望,可以在絕境之中指引方向。所以,漢人才能夠在一次次犯錯之中自醒,在一次次危難之時堅強!”
“可以一次次重生,歷百死而不僵!”
“那么...文化是什么!?”趙維話鋒一轉,“文化不是血脈,不是膚色,更不是哪個民族比另一個民族更有優越感!”
“無論你來自哪里,無論你的祖先是誰,你只要真正認可了華夏文化,知禮儀,明德行,那你便是我華夏之傳承!”
“禮儀之大,故稱夏!服章之美,謂之華!”
一番陳詞作罷,全場無聲。
良久,終有人驟然嘶吼:“說的好!!”
隨后,似是整個食鋪都被點燃,無論漢人,還是其他人,紛紛拍桌而起,高聲唱好。
氣氛瞬間沸騰,這個道理講的,讓人痛快。
唯獨忽必烈四人,怔坐當場,好不尷尬。
南哥兒更是小女人情緒爆棚,咬牙切齒,“死趙維,又讓他蒙混過去了!”
不是南哥兒酸,實在是,這家伙太會取巧,居然偷換概念,用文化置換了民族。
這招兒....這招兒當然管用。
別管漢人怎么樣,如今這個時代,可是全世界都吃漢文化這套的。
你想啊,在場的這些民族,有一個算一個,不是對漢文化推崇,要么就是干脆由漢文化衍生而來。
比如:
殷人,讓趙維忽悠成殷商后裔了。
東瀛人,那是徹頭徹的從唐朝開始學中原。
遼人、金人,這更不用說,開始還算有點自己的文化,可是后來都向漢文化靠攏了。
包括蒙古人,也是如此,忽必烈就是頭號漢粉兒。
至于阿拉伯人和白人,他們比這些漢文化衍生的民族更推崇漢文化。從漢朝到元朝,一直是中原文明的擁躉。
那些大食和威尼斯的商人,哪個不把中原文化、中原商貨捧到了天上?
所以,趙維這招著實管用。
南哥兒苦笑著拉了拉忽必烈,“皇爺爺,搞他!不然要輸啦!!”
卻不想,忽必烈深意滿滿的一笑,“輸了就輸了吧!”
說完,起身出了食鋪。
等到趙維跟上來的時候,本來挺驕傲的,怎么樣?陰我?沒得逞吧?
卻不想,忽必烈來了一句,“原來,這才是你的融合之道!文化?呵呵,有點意思,朕記下了。”
“嘎!?”
趙維差點沒噎死,半天沒反應過來。
啥意思?我是不是上當了?
憤憤咒罵,“奪筍吶?”
“哈哈哈!!”忽必烈放聲大笑,很是得意,“小兔崽子,和朕斗?你不是不告訴朕嗎?”
趙維:“......”
“走吧!”
忽必烈心滿意足的向城外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