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應鱗很苦惱,怎么?連老丈人這份工作都有人搶的嗎?
不!忽必烈不是要當趙維的老丈人,他是太老丈人。還是財大氣粗,他王應鱗根本比不了那種。
不過,話說回來,忽必烈是吃錯藥了,還是怎樣?這也太草率了吧?
沉吟發聲,“這個這個....諸位莫要急下定論。”
“萬一這是元帝緩兵之計,混淆視聽之卑劣行徑,豈不....豈不入其圈套?”
對此,陸秀夫送了王應鱗一個大大的白眼。當下也不啰嗦了,把談判桌上的前因后果,還有忽必烈提出來的那些條件全部說出。
結果,大伙兒都傻眼了,“真的!?”
楊亮節第一反映就是,真的!
“川陜乃是中原命脈所在,若是計謀,怎會把川陜都讓出來?”
陳宜中則道:“廢除中統鈔改行金鈔,便是把天下銀錢放與敵國。要么是忽必烈在自殺,要么就是真心傳位寧王!”
楊陳二人這么一說,大伙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驚詫,“他....他圖什么啊?”
問題來了,忽必烈圖什么呢?
一點后路都不留,把一個王朝拱手送人?
要說,忽必烈確實山窮水盡,可是,卻也沒山窮水盡到這個地步。
比如他想統一大蒙古,就算被大宋壓著打,可元朝還是有這個能力的。
到時,就算中原守不住,他可以退守西域。西域再守不住,他還可以往西退。窩闊臺的澳洲,還有白人的歐洲,都可以成為忽必烈的大后方。
這些東西,暫時也沒在大宋的征服計劃之內,光是南北扶桑和中原周邊已經夠大宋消化的了。
總之,忽必烈如果有心頑抗,他總是有辦法的。
那他圖什么?真就相中趙住這個人了?非他不行?
不現實的。
所有人表面上亂了方寸,行為有些夸張,可是內心里其實都還是清醒的,沒有徹底沖昏頭腦。
不由產生疑惑,是什么原因造成忽必烈近乎滅毀的這個決定?
也只有趙維才清楚,忽必烈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或許正是因為他給真金的那樣東西。
如果真的是因為那樣東西,趙維有些發悶,不應該啊?
趁一眾相公還在彼此交流的工夫,趙維轉身就走。
陸秀夫一看,上去就要攔,“哪去?”
趙維無語,“別攔了,輕重我還是知道的。我去再見忽必烈一面,有些話要說清楚!”
在大伙兒的目送之下,趙維大步出宮向館驛而去。
....
————————
與此時間,元朝館驛之中,忽必烈位于上首,下面是一眾文武,以及太子真金。
而真金的心情,也可以用紛亂如麻來形容。
他知道,忽必烈不會把皇位傳給他了,可是他沒想到,忽必烈選擇的會是趙維。
這讓他無法接受,就像一眾元臣聽聞噩耗無法接受一樣。
對此,忽必烈的回答很簡單。
“你們中的很多人,自朕年幼便陪伴在朕的身旁。朕帶著你們征戰萬萬里,從來都只有勝仗,終打下了今日的基業。”
“可是朕老了,不能明知必敗,還要拉著老兄弟們一起赴死!”
“況且.....”
說著話,忽必烈讓阿丹將一樣東西展現在眾臣面前。
“你們可以自己看看,自己想想,朕為什么要這么做?”
眾臣接過,搭眼一瞧,無不心中咯噔一聲,那正是趙維給真金的那樣東西。
有的老臣看罷,已然淚目,拜倒在地,“是我等錯怪陛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