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聊什么,只是探討了一下。”
“探討什么?”
趙維,“探討一下,怎么搞定那些蒙古韃子。”
“哦?。俊?
趙孟禧眼神一亮,知道這意味著什么。
“好啊,我家小四兒這是開竅了啊!”
以前,趙維對當(dāng)皇帝這個事兒可是極為抗拒的,今天終于被說動了?忽必烈到底使的什么招數(shù)?
攬過趙維的肩膀,“走,回宮,都等著你呢!”
這事兒就不是趙維動個念頭,就能成的事兒,中間麻煩著呢!
你想吧,一個漢人,還只是駙馬,來接掌元朝皇位,這本身就是個難題。
那些蒙古貴族、中原投降的漢人貴族、軍事貴族,還有色目貴族,再加上元朝本就分配不均的民族矛盾,可以說,元朝內(nèi)部形式比大宋這邊要復(fù)雜得多得多。
趙維要即位,可不是忽必烈一句話就能解決的。
對了,別忘了,還有文人,中原的士大夫集團(tuán)。
趙維施行教改已經(jīng)名聲在外,那些文人能愿意讓他來執(zhí)掌皇權(quán)嗎?
都是問題,需要極為精密的謀劃,才有可以達(dá)成這個目標(biāo)。
正如忽必烈所言,機(jī)會他給趙維了,可是怎么把握機(jī)會,卻是趙維自己的事。
當(dāng)然了,忽必烈也不是全都不管,比如他留下阿丹,就是給趙維保留一些力量。
再比如,老爺子接下來要做的事情,也是為趙維開路。
而且,他接下來干的事兒,確實(shí)出人意料,也是別人干不了的。
更顯示出忽必烈的謀略與遠(yuǎn)見,真的是一般人比不了的。
新崖山城外,張簡之的山坡草廬。
這天一早,相爺正敦促弟子進(jìn)學(xué),草廬之中,朗朗如濤,盡顯書香之氣。
相爺閑步捧卷,好不悠閑,眼神之中滿是祥和,再無官場之戾氣。
那個算無遺策的張簡之已然死了,而現(xiàn)在的他,只是山野間的授業(yè)老翁,這才是張簡之一生所求。
然而,草廬的柴門前,卻迎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正是大元天子——忽必烈。
......
,
宋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