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還是先進去看看吧。”任教授笑笑,帶頭走進了溫室。
不得不說,馮宇的‘三家’(淚目的統計單位)員工真的很勤勞。
馮宇遲遲不冒頭,他們自己把生活區整理干凈不說,還把玻璃溫室里的地面都平整了一遍。
不過這樣一來,原本空間就大,看起來空空蕩蕩的玻璃溫室內,顯得更加的‘寂寞’了。
地面像是被熨平了一樣,除了一根根支撐柱,什么都沒有。
任教授看到玻璃溫室內的景象也愣了一下,隨后問馮宇“小馮,這……”
“什么都沒種呢,我以為建了最好的玻璃溫室,請了工人就能種樹了,可我發現我連怎么種樹都不會。”
馮宇作為實在人,有什么說什么,反正他都準備甩鍋了,自然要把自己摘出去。
“……”
任教授緩了一會才問道“小馮,你投資治沙有完整的規劃么?”
馮宇信心十足的說道“除了技術問題外,還是有一些規劃的……”
隨后馮宇開始透漏自己準備了千萬的后續資金,先綠化再找效益,總之就是告訴教授,他不差錢,先綠了這片十萬畝的沙地再說。
接著原因,也就是講情懷,他們家在這住了四代了,這片沙漠里安葬了他們家三代人,怎么可能沒有情懷。
情懷、國家的鼓勵、加上無處安放的小錢錢,就是他投身這項事業的動力。
十分合理,完美。
馮宇都忍不住給自己個贊了。
任教授沒什么,他那兩個同樣曬的黑黝黝的學生心里不是滋味了,尼瑪搞軟件工程的都這么有錢么?投了幾百萬,還備著上千萬,你怎么不原地起飛呢!
“……但我沒想到,原來治沙需要那么多的技術。
不瞞您說,我一直以為,只要硬件足夠好,就能彌補軟件上的一些不足,可沒想到我這個秀水農林,不是軟件不足的問題,而是根本就沒有軟件。
最好的玻璃溫室建好了,溫室內使用的小型農機具買了,車載螺旋鉆、沙地運水車買了。
到前不久,才發現自己根本不會育苗,鬧了個大笑話,這才找到阿娜妮,請她幫我尋找專家指導我們。”
馮宇說的基本全是實情,除了他的種子開了掛。
阿娜妮在家早都笑過了,這會倒是沒什么反應,其他人可沒控制,當場笑給馮宇看,就連任教授都不禁莞爾。
馮宇倒是無所謂,人生嘛,無非是笑笑別人,再被別人笑笑而已。
傻人才能享傻福,不‘傻氣’點,怎么把鍋圓潤的甩出去?
“哥們,我先建議你買一些專業的書籍,治沙是系統的工程,如果硬件真能拉平軟件,那狂魔早就推平沙漠了。”
教授的一個學生‘指點’了馮宇一句,具體這話是什么含義,他懶的去分析。
接鍋人,我允許你有驕傲的權利。
任教授現場點將,讓另一位學生講解了一下各種治沙常用植物的育苗方法,還貼心給馮宇推薦了幾本專業的書籍。
到此馮宇就知道,看來想甩鍋給任老爺子太難了,人家做的是科研項目,不是指導種地的,也沒時間一板一眼的指導他。
不過有棗沒棗先打一桿子,馮宇說什么也得拉著這位大西北治沙領域的牛人合了張影,準備以后有‘需要’的時候洗出來掛墻上,云甩鍋。
任教授為人不錯,看馮宇是真心想要治沙,就想幫幫這個很有沖勁的年輕人,讓馮宇申請跟他們學校合作,學校給他技術指導。
學校也需要更多的收集相應的數據,這樣雙方都能得到想要的,可以雙贏。
馮宇口頭上答應了,心里卻否定了任教授的這個提議。
他反應過來了,是他鉆進了牛角尖,其實事情本該很簡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