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燈元宵落燈面,元宵節吃元宵是傳統也是不可缺少的儀式,用完晚膳夏竹溪對著剛端上來的一碗元宵發愣,但她現在不是很想吃這個,“我就吃一顆吧。”
“今日不舒服?”夏老爺見她用得不比前幾日多,少不得要問兩句,過年這段時間她都是同父母親一起用膳的,父親對她每日吃什么吃多少都心中有數,今日她每樣只嘗了幾口,與其說是吃飯不如說是試菜。
“哪里是不舒服,她待會和清兒一起還要在外面吃一些。”夏夫人也是這個年紀過來的,高門大戶里的孩子難得能遇上單獨出去玩的機會,遇上一次定要將外面的新奇吃食嘗個遍,晚膳可不是要少吃一些,“你出門后不許多吃,小心胃里積食回來難受。”
“嗯嗯,母親放心,女兒知道的。”
“你也放心讓她和元霽出去,幾個都還是孩子。”說起這事夏老爺就愁,他原本是不同意夏竹溪出去的,她和鄧元霽兩人加起來才和夏竹清差不多大,燈會上人又多,萬一走失那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只是他知道此事時夏夫人已經應下了兩個孩子,也不好再改。
“鄧家會派人跟著的,難得過年再有一堆丫頭嬤嬤跟著,等到了燈會連路都走不動,那還有什么意思,隨她去吧。”
夏老爺還要再說什么,那邊就有人來報鄧家的馬車到了,鄧元霽這是第一次拜見夏老爺,雖然并不正式但他還是規規矩矩地行了禮,立在一旁等長輩們的囑咐。
“你們兩人一定要跟緊哥哥,逛燈會時不許亂跑,元霽照顧好自己也照看好妹妹。”
“是,姨母放心,母親在家已經叮囑過了,燈會之后一定立即將妹妹送回來。”
“去吧。”
鄧元霽的馬車不算小,可進去之后卻覺得不怎么寬敞,里面堆了幾只樟木箱子,一看就知道是放書冊用得,甚至還有一只小桌幾,兩人相對而坐馬車就顯得有些擁擠。
“原本應當換一架馬車來的,只是臨出門才發現小廝們套錯了車,怕妹妹等急了,只得先如此了。”這架馬車原本是用來送他去書院的,車里滿滿當當的書冊筆墨,因套錯了馬車匆忙卸下了他的衣物這才剛夠兩人乘坐。
“不礙事。”她也不耐煩再讓家里換一輛車,早些去燈會才是正經,她目光落在隨意放在桌幾上的書冊上,想起好像在夏竹清的書房里也看見過,“古文觀止?”
“元霽哥哥已經學到這個了?”如果她沒有記錯,這本書哥哥剛學完沒有多久。
“只是取了書先看一看罷了。”鄧元霽將書收進木箱中,又取出一只描花瓷瓶來,他一打開,梅花的淡香撲鼻而來,“這幾日在家無事制了一些香丸,分你一些吧。”
“多謝元霽哥哥。”夏竹溪很喜歡這種清冷的梅香,倒出一顆湊近聞了聞覺得很是合意,她取下禁步將香丸放進的鏤空吊墜里炫耀似的舉起禁步在鄧元霽面前晃了晃,“是不是很香?”
“是啊。”
閨秀們閑在家中很喜歡研究這些小玩意,從前是將香料放在香囊里隨身攜帶,走起路來都帶起一陣香風,可夏竹溪不喜歡那么濃烈的香氣,她喜歡將香丸裝在吊墜中,這樣走起路來有隱約的香氣縈繞,比撲面而來的香味好聞不少。
“我們去哪里找哥哥?”馬車剛停,窗外嘈雜的人聲就漸漸大了起來,她掀起床簾的一角往外一瞧已經快要到了。燈會人多,馬車是進不去的,只能讓他們等在外邊。
“約在了枕月橋邊。”鄧元霽先下了馬車,轉身要抱她下馬車,后來又覺得不妥,伸過手去要扶她,也被她讓開。
“我自己下來就好。”她撐了一把,輕盈的跳下了馬車,那模樣像極了調皮的小公子,倒不像是個養在深閨的小姐。
“跟緊我,莫要走散了。”鄧元霽也嫌隨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