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東北的風俗,結婚第二天新婚夫婦要回娘家拜見岳父岳母,稱之為“回門”。兩輛摩托車從雒家村出發,雒小億一家、貴賓甘國軍夫婦和鄰近的村民都趕來送行。
王克志騎著摩托載上周立娟,在弟妹的引導下回門,向丈母娘家飛馳而去。周立娟不停地向送行地人們揮手。
“謝謝大家!我們很快就回來。雒家村才是我的家,現在去的是娘家那!”
女人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雒家村就是雒家村的人了,何況被授予了名譽村民的稱號。
2015年,雒家村的國慶過得像年一樣。往年的國慶,人往外跑去擁抱城市;今年的國慶,城市的人回流擁抱鄉村。
雒小億帶著家人和甘叔、何嬸一起去謝家溝丈母娘家。母親和妻子抱上虎子坐上了甘叔的車,雒小億在前面駕駛著他那輛雅馬哈摩托車引路。
途徑謝家大院的時候,被黑寡婦截停,隨后謝地基也出現了,隨后更多的村民擁了過來。黑寡婦手按在摩托車的車把上說道“去我家吃了午飯再走。”
黑寡婦很高興,這種高興是從心底發出來的。男人回來了,有恰逢成立農民合作社的大好事,對黑寡婦來說也算得上雙喜臨門,能不高興嗎?雒家村好客,家里有客人上門,感覺到有面子,黑寡婦也不例外。
“我丈母娘把飯菜都整好了,就等我們去吃啊!黑寡婦,你放行吧。下次一定去你們家吃飯。”雒小億無奈地說道。
“不行,我男人回來了,好不容易,陪你們喝杯酒。雒支書,一定要給我黑寡婦一個面子。好不好?”
謝地基說“雒支書,不要走了。把你岳父岳母也接過來,我們大家吃頓團圓飯吧。”
恭敬不如從命。雒小億下來走到奔馳越野車跟前,說道“甘叔,這是村民的一片心意,我們就在謝家大院吃午飯吧,順便看看這邊地風景。”
甘國軍點頭同意。
雒小億說“好吧,黑寡婦,我們去謝家大院。走起~~”
謝家大院是一座古建筑。說它古,是因為它古色古香、古樸的風格,據上輩人說這是清初的建筑,也就幾百年的歷史。
這是一座四合院,兩層轉角木質樓房,青磚綠瓦,雕龍畫棟。堂屋略高于前排曹門而且配有戲臺,院壩與臺階全由青石板鋪成,進院的路也是青石板。汽車和摩托車開不進院壩,只能停泊在曹門下的一個由青石板鋪成的壩子。
這個壩子是一個微縮版農耕文明博物館。珍藏有碾米的碾盤和碾子、磨面的磨子、風車等,現代交通工具往這里一擺,便將兩個時代文明融合在一起。這光景,看起來不類,但絕非不倫。在雒小億眼里,這是一幅用進化論描繪出的時代對比圖。
虎子被黑寡婦抱進家門,女人們也跟著進入。趙火得笑呵呵地忙著與她們打招呼,又忙著廚房的事,趙云龍爨火風箱拉的呼呼直響……
“小億,你來開車,看看你開得怎樣了。”甘國軍讓雒小億坐駕駛室。
雒小億“行,我來試試。”
雒小億第一次開汽車上丈母娘家。他兩眼緊盯公路中線,方向盤把得死死的,不敢有絲毫松懈,吃力費勁地走在路上,比駕駛摩托費勁多了。
周國棟住在謝家溝深溝最里頭,獨門獨戶一套三合面建筑。獨特的風格令人賞心悅目,土木結構,泥巴墻瓦房,建筑在一巨大石盤之上,院壩就是的主體是這個石盤,石盤的主體構成了院壩,自然天成,巧奪天工。
雒小億把汽車開進院壩,而且直接開著掉頭,這是還沒有拿到駕照的人最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周國棟老兩口都出來迎接客人,看見自己女婿會開車了,心里那個樂呀,甭提了~~~
“親家,快下車,到屋里坐。”周國棟高興地說道。
沒有等甘國軍答話,雒小億頭伸出窗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