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賣的蜂蜜啥的,一天忙的腳不沾地。
學堂工地一天喊方明遠好幾遍,送來的沙板放哪里,做好的桌椅要找地方存放,還要問,為啥要打床,壘炕不行嗎?
豐谷鎮上的人又忙的一個閑人沒有,就這樣,滿堂嫂子還抽時間,去二道溝一趟,跟著蘇二嫂子給春紅下聘禮。
三月初六,大忠子樂的跟二傻子一樣,騎著高頭大馬來接新媳婦了,見誰都抱拳說恭喜。看見媳婦哭著趴在哥哥背上出閣,他也跟著紅了眼眶。
張奶奶拍著大忠子說:“你可不行哭,閨女出門哭嫁,讓婆家更興旺,娘家更富足。你哭就是不想娶俺家閨女了。”
大忠子馬上笑著喊:“想娶,我想娶媳婦!”
張奶奶犯愁了,“你家沒個老人給張羅,你小子傻乎乎的,咋過日子啊!以后有啥事就來村里,年輕人不懂的,回來問。”
因為大忠子娶的是明字輩的明蘭,小一輩不能在長輩出閣前后成親,寧強,寧站只能在接親的隊伍里冒酸水。
官府發放的安民糧,從這個月就不再發給遷戶民了,族長每天琢磨著,收多少糧食夠吃,而且,今年的收成是白瞎了,著急忙慌種下,田地里下的功夫不夠,地里能產出能有五成已經不錯了。
繼續閱讀!
四月初二,學堂正式開學了,都是一年級,卻因為年齡差距,要分在不同的班,其中十到十二歲的就有兩個班。
全體三百二十二名學生跪地,方明遠手托朱砂盒,一個個為學生在額心點上紅點,朱砂開智!
“神操作啊!”方悅站在后面圍觀,跟哥哥小聲道:“爹今兒一定累的抬不起手。”
長安指了指蔡書生,“那是啥復雜表情,就不能有點深沉勁兒?”
董曉瑩皺眉看著一排排學生,“咋這么老些人?都免費上學?”
“各村有二百多孩子,加上咱村的三十多個,還有跟咱有商業合作的村子,賣石鍋的村,邊防營的軍戶村是硬塞人進來的,邊防營給了二百兩銀子。”長安小聲道。
董曉瑩撇嘴道:“二百兩夠干啥?一天孩子吃喝,一個月一個孩子就要四錢銀子的午飯錢。”
看熱鬧的豐登村婦人驚呼道:“啥?給他們吃啥?四錢銀吃一個月?見天給肉吃啊!”
方悅指著外面的墻說:“外墻上寫著吶!今兒中午吃雞湯面,搟面條都給嬸子,嫂子們累壞了,還有一頓點心,每人一個蘑菇蛋糕。”
“給他們吃那么好干啥?他……”
張奶奶笑呵呵的說:“叫喚啥啊!娃子們念書費腦子,要好好補,別摳唆的,再窮不能窮教育,再省不能擱孩子身上省。”
方悅得意道:“瞧!太奶奶多有智慧!”
穿越之合家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