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家收拾一新的后園中,各位夫人圍著董曉瑩說話。
有了與貴婦人的交流,董曉瑩才知道,之前接觸的清貴府邸的嫁妝單子,與貴族的差距在哪里。
嫁女在貴族圈里,堪比一場比拼。董曉瑩不打算跟人攀比,但嫁妝事無巨細還是要做到的。
女兒的家族是一輩子要用的東西,茶具,餐具要有,甚至連搟面杖,一套刀具都要準備。吃的要有田莊,要有果園,還要有能養活物的山林。
住的要給女兒準備好宅院,不用太大,三進四進足夠體面了。鋪子要有,京城中嫁妝鋪子花樣很多,有人是糖果鋪子,為的是以后外孫吃糖果方便,有人是胭脂水粉鋪子,有人陪嫁藥鋪,還有人直接陪嫁一座酒樓。
有明目經營的陪嫁鋪子,占到京城陪嫁鋪子的五分之一,剩下的陪嫁鋪子,只有房契,租出去不用女兒操心經營。
穿的綾羅綢緞,陪嫁里要各有體現,每樣各種花色要有一箱,皮毛至少要有幾樣顯眼的。細致在陪嫁中,配合各色布料,要有金線盤好的花扣,玉石,瑪瑙,寶石的紐扣,還有鑲嵌鞋面的玉片等物。
隨著衣料陪嫁的還有一箱絲線,繡樣。
話題說到這里,大家就很自然的露出,想求方悅繡樣的意思。
董曉瑩舍不得女兒辛苦,可又不好駁了人家面子,只好說:“之前悅悅畫的繡樣,送出去了不少,不知道家里還有沒有。若是有剩的,回頭讓悅悅整理一下,你們來挑就是了。”
李太太忙道:“是啊!之前悅悅給我這邊畫繡樣,手里都不留底。所以我才生怕弄壞了,讓人照樣子描下來。”
夫人們見好就收,知道能來選一張兩張的,也就不在追問了。
一場宴會,快到晚飯時間才散了。送走來客,董曉瑩累的躺下不想說話了。
一直假笑,還記不得誰是誰,努力讓自己不露出忘記對方家門的模樣,絞盡腦汁應付著,生怕人家追問,我剛說了,我是什么府里的夫人,你竟沒記住嗎?
方悅今天也沒記住一個,來的都是小女孩,大多沒有及笄。她這個年齡確實尷尬,跟她年紀相仿的都嫁人了,應付一幫懵懂,充滿愛的幻想的孩子,她很累的好不好。
一家子草草吃了晚飯,累的直接回去睡下了,董曉瑩還是進空間等了一會兒,見到方明遠,特意囑咐了一句,讓富通給閨女制作瑪瑙衣扣。
被獨子甩在空間中的方明遠,呆呆的想著,嫁人連衣裳扣子都要準備,那要廖聆干啥?都說嫁漢嫁漢穿衣吃飯,合著他嫁閨女,穿衣吃飯全自帶過去,不用廖聆操心一點!
一覺睡醒,牛老太和董曉瑩不約而同去了庫房,小定單子她們看過,昨天還聽人念了一遍,但具體什么樣,東西和好聽的名字有點對不上號。
小定要給鐲子,胡老太一氣兒送來六盒,金銀玉石瑪瑙,纏絲鑲嵌寶石的都有。
再有就是皮料,北方不缺皮子,撿好的送來兩箱。
再就是各色布料,絲線,各種型號的針,從繡花的到縫被褥的都有了。這也是對應小定回禮,女方給了鞋襪,人家送來的布料,絲線。
但是,她們今天沒給回禮,灶房還堆著兩簍子喜餅呢!
鹽糖,干果都有,董曉瑩直接讓人抬去了灶房,吃的就不用存庫房里了。
回禮今天還是要送,牛老太覺得圣旨搗亂了,正規程序走的稀碎,她們女方要抬著回禮給男方家送去嗎?
從庫房出來,董曉瑩和牛老太默不作聲的輕點回禮,兩人都盤算著怎么送去國公府合適。
“讓胖墩跟著,一輛馬車拉著送去就完了。”牛老太想了個最低調的法子。
董曉瑩問:“你昨天沒問,圣旨賜婚的人家,都是咋送回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