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金云飛與于北洋約好,明天去黃延縣羅橋鎮(zhèn),于北洋帶他考察羅橋的小商品市場。
這的確是件大事,金云飛要辦鞋廠,不是小打小鬧,他要了解外面的世界。
金云飛想先回家,明天早上再從衡豐街出發(fā)去羅橋。
岳秀清也要跟著回家,岳東平和季玉英兩口子也不攔著,女婿有事業(yè)心他們支持,只好目送女兒女婿披星戴月的離開。
回到家已是深夜十點(diǎn)半,只睡了四個小時多,金云飛就得起床,衡豐街離羅橋有三十幾里路,去晚了看不到集市的盛況。
可岳秀清也要跟著去。
金云飛怕她累著,勸她說秀清,幾十里路,來回就是七八十里,你能騎車去嗎?
岳秀清哧哧一笑你騎車,我坐車,能去不?
金云飛拗不過,只好說好吧,誰讓我是有老婆的人呢。
小兩口正要出門,大妹金曉玲和二弟金云興也冒出來,也說要去羅橋看看。
羅橋是整個天州地區(qū)的經(jīng)濟(jì)中心和商業(yè)中心,誰都想去看看,現(xiàn)在有了自行車,倒還算方便來往。
金云飛同意,和二弟各推一輛自行車出門。
才凌晨三點(diǎn)多,天很黑,金云飛吩咐二弟說老三,你帶你姐走前面,咱們抄小路走,可以少走十里路。
金云興問為什么我走前面?大哥,咱倆出門,一向都是你在前面的。
金云飛說我怕摔著你嫂子。
金云興嘆了一口氣唉,有了老婆忘了弟弟妹妹,大哥,你真行啊。
岳秀清和金曉玲竊笑不已。
騎自行車走夜路,還是二三米寬的土路,真是一門技術(shù)活。
金云飛有辦法,在車前綁上手電筒,加上他車技好,所以才放心地帶著岳秀清。
兄弟二人披著夜色出發(fā),一路蹬車,一路斗嘴,倒也不覺得累。
羅橋鎮(zhèn)是溫黃平原的中心部分,背山面海,低山丘陵與平原相間,河道縱橫,水網(wǎng)密布。
羅橋的文明歷史可追溯到5000多年前,境內(nèi)曾發(fā)掘出豐富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存。
羅橋有著悠久的經(jīng)商傳統(tǒng),憑借五代時開鑿的南官河水運(yùn)之便,逐漸成為商貿(mào)重鎮(zhèn),宋時便“商賈云集,車輛輻輳”,清代乾隆年間,更是成為浙東南沿海的著名商埠,“無街不市,無巷不販,無戶不商”,有著“百路千橋萬家市”的美譽(yù)。
趕到羅橋時,天剛蒙蒙亮,四人在街邊小攤吃了饅頭稀飯,再找人打聽一個叫“賣芝橋”的地方。
金云飛與于北洋事先約好,八點(diǎn)鐘在賣芝橋碰面。
于北洋如約而至,一看金云飛還帶著老婆和弟弟妹妹,便笑著說好大的陣勢,兄弟,你是來者不善啊。
金云飛也笑著說于哥,你說對了,這次我要帶點(diǎn)東西回去。
于北洋帶路,一行人穿街過巷,來到了羅橋小商品市場。
于北洋介紹說兄弟,這是全國第一個小商品市場,這里有一萬多種小商品,凡是穿的用的包括鞋子,你都能在這里找到。
金云飛問這就是說,我賣給你的鞋,你也拿到這里來批發(fā)了?
于北洋點(diǎn)著頭說對,這個市場上的所有小商品,都是像我這樣的商販?zhǔn)召忂^來,再放在這里轉(zhuǎn)賣。我本人就在這里有三個攤位,當(dāng)然,也有不少廠家,是自己把產(chǎn)品拿到這里來銷售。而來這里采購小商品的商販,來自本省和外省的都有,集市日多達(dá)上萬人,平時每天也有幾千人之多。
一邊走,一邊聊,大家來到了專門賣鞋的地方。
賣鞋的區(qū)域,足足有兩百來個攤位,鞋類琳瑯滿目,目不暇接。
金云飛一行來回轉(zhuǎn)了兩遍,回到原來的地方。
于北洋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