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云飛說了幾年前的一個故事。
爸,媽,有生產隊的時候,我當過生產隊長。那年我們生產隊早稻豐收,畝單產全縣第三,縣里獎了我們一臺農用拖拉機。可后來,周邊的生產隊都來借拖拉機,我們還都不能得罪,都要客客氣氣的借給人家。結果呢,我們得搭上拖拉機手,搭上柴油,搭上維修費。最后一算,我們幫人家,還賠上了兩百五十幾元錢。一氣之下,我們就把拖拉機賣了,我也打死也不再當這個生產隊長。
岳父岳母聽罷,都笑了起來。
岳父說道此一時,彼一時。云飛,現在是商品經濟時代,講究的是發家致富,你說的吃大戶現象,應該不會再出現。
頓了頓,岳父說道當然了,人的思想還沒有充分解放,不良現象肯定還會發生。所以搞好關系很重要,有句話說得好,既要低頭拉車,還要抬頭看路。村里的鄉里的,工商的稅務的警務區的,還有廣大同行,你都要搞好關系。
岳父雖然只是銀行的小負責人,但也是見多識廣,他的話算得上是金玉良言。
回到家里后,金云飛沒把三千元獎金全部入帳,而是拿出一千元錢,一半捐給村里,一半捐給鄉中學,又贏得了一片贊譽。
臘月是鞋廠的豐收季節,一邊結束一年的生產,為工人們結賬,打發他們回家,一邊是出門結賬,欠別人的要付清,別人欠鞋廠的,也最好能都收回。
為工人們結帳,主要由大妹負責,為了保證來年他們能夠回來上班,金云飛吩咐大妹,平均發給個人獎金一百元,少部分表現好的員工,再加發個人一百元。
給各個供應商結賬,由二弟負責,這家伙見錢眼開,會磨嘴皮子,砍點錢很容易。
二弟有打埋伏的小毛病,怕他將砍下來的錢往自己腰包里揣,金云飛派已經放假的三弟陪著他。
三弟性子直,藏不住事,又與二弟有點不對付,正好可以互相監督。
至于那些客戶欠的錢,金云飛不急,臘月的上旬和中旬,不是收賬的好時候。
臘月廿一,客戶們陸續上門結賬。
金云飛的結賬方式,讓客戶們高高興興而來,痛痛快快而去。
因為金云飛采用了讓利的方式,不管童鞋女鞋男鞋,雙讓利零點一元。這一讓不要緊,全年累計下來,總共達到了五萬元之多。
僅僅用了五天時間,一百多個客戶,就只剩下七個還沒來結帳,合計金額約為六萬元。
二弟金云興建議,對這七個客戶進行上門討賬。
金云飛沒有同意,等到臘月廿七,又有四個客戶前來結賬。
直到臘月廿八,金云飛才派二弟三弟出門討賬。
剩下的三個客戶,今年沒賺到錢,資金緊張,暫時難以結清欠款。
按照金云飛的吩咐,金云興沒有收錢,只是要三個客戶寫了欠條,讓他們來年再說。
這個臘月,金云興對大哥滿肚子的意見。
臘月的最后一天,全家人都在忙碌,一幫人負責大掃除,一幫人上街采購年貨,一幫人準備年夜飯。
大娘舅和大娘妗,不想回家過年,被金云飛順勢留在家里。
辦公室里,會計岳秀清和出納大妹金曉玲正在算賬。
金云飛正在整理鞋樣,準備過了年后的生產計劃。
二弟金云興一臉的不高興,坐在旁邊生悶氣。
金云飛沒看二弟,但嘴上愉快地諷刺著老三,馬上就過年了,為了今年的收獲和明年的興隆,你得高興點。
大哥,你對別人太好,對自家人不好,我有意見,我很有意見。
岳秀清和金曉玲只是笑笑,他們兄弟二人斗嘴,本就是很有趣的事。
老三,有意見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