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云飛笑道“為了辦好這份雜志,昨天晚上,我打了個長途電話,整整打了兩個半小時,電話費都花了好幾百元呢。”
原來,金云飛的福建朋友曹頂貴,他的大女婿是當地一家雜志社的副總編輯,已在這個行業干了十年,是業內資深人士。
金云飛記性好,打電話給曹頂貴的女婿,請教辦雜志的問題。
曹頂貴的女婿傾囊相授,金云飛一一記下,通話完畢后,還把諸多要點全部記在紙上。
說罷,金云飛拿出他記下的十一張紙,交給于子冬和譚炎燈。
“子冬,小譚,交給你倆了,以后你倆就是咱們辦雜志的主力,你倆既要學好,更要用好。”
于子冬和譚炎燈點頭應是。
譚炎燈道“云飛,我還有幾個問題請教。”
“小譚,你我之間,不搞彎彎繞。老規矩,有事直說。”
“第一個問題,你是如何讓王同光和劉豐收同意,不僅長期只收成本價,前五期還全部免費的?”
“小譚你忘了?在雜志的第三頁正面,我允許他們印兩行字。一,本雜志由某某公司免費印刷,二,本雜志由某某公司免費紙張。你想想,還有他們的地址和電話,這就是廣告啊。而且還是長期廣告,他們能不干嗎?”
“第二個問題,咱們的會員只有兩千多,就是人手一冊,再送其他人一些,三千冊已經夠了,你為什么要求印五千冊呢?”
“印五千冊,是為了宣傳的需要。除了會員人手一冊,咱們還要向這幾方面贈送雜志。一,有關部門和有關領導。二,其他行業協會和縣商會理事。三,各鄉鎮鞋業協會。四,天州市鞋業協會及其他縣市區的鞋業協會。五,全國鞋業協會和各省鞋業協會。六,全國各地的市場管委會和鞋市管理部。小譚你算算,每個部門至少寄送五冊,需不需要五千冊?”
“第三個問題,咱們的雜志多少時間一期?每期篇幅如何確定?下一期如何安排?”
“這是三個問題么。一,先定半個月一期,以后再視情況做調整。二,篇幅不宜太低,先不超過四十頁,而且中間要預留兩頁或四頁,準備打廣告用。三,下一期的主題,是有關領導和有關部門及其他協會的祝賀,咱們要辛苦一下,爭取各方的題詞和祝賀。”
金云飛說完,又跟于子冬和譚炎燈一起,商量了三人的工作安排,決定每期雜志,三人要抽出三個半天和三個晚上,專門做雜志的工作,還要求必須到雜志社坐班。
而平時,雜志社的對外交往,交由小楊和小方負責。
最后,金云飛提了一條規定,“子冬,小譚,咱們要嚴格要求自己。雜志印出來后,咱們一家也只能領一本,絕對不能多拿。當然,其他人也要這樣。”
于子冬道“萬一人家一定要多拿幾本呢?”
“那就拿錢買。”
譚炎燈道“干脆,響們先定個價格吧。”
“好,暫定五元一本,多買也是這個價格。叫小楊小方負責,一個收錢,一個記錄。”
交待完畢,金云飛要打道回府,卻被柳玉蘭叫住。
“云飛,還有個事要跟你商量。咱們鞋協還缺一個秘書長,你可否推薦一個?”
金云飛笑了笑,指著陳春蓮道“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陳春蓮忙道“我不行,我不行。金總,我認為這個秘書長應該你來當。”
“陳總,你就別推了。”金云飛道“你做過行政工作,也當過會長,論辦事能力,比我強上百倍。”
柳玉蘭也道“春蓮,我也同意你當。”
協會秘書長,地位僅次于會長和常務副會長,但說白了,也就是個辦事員,是協會里最忙碌的人。
金云飛道“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