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采薇離開宅子便直接去了南圩大牢。守衛(wèi)帶她來到玉萬謙的牢房門前。一夜間,玉萬謙便蒼老了許多。他對牢房外的事還一無所知。
見凌采薇來了,玉萬謙急忙俯身跪拜。“罪臣玉萬謙參見郡主。”
“萬謙君,你真是太讓哥哥失望了。如今盛王大軍已將王府層層包圍,凌王危在旦夕。”
玉萬謙抬頭,驚恐無狀。
“若不是你收留了盛云卿,他此刻已是哥哥的階下囚。南圩要拿下北辰甚至可以不費一兵一卒。可如今呢?”
玉萬謙愈發(fā)自責(zé)不已,再跪道:“臣罪該萬死!”
凌采薇居高臨下道:“你是該死,玉萬謙。我知道,其實你壓根不知道盛云卿是誰。可是我也知道,盛王是你女兒救的。回頭若真的追究起來,這大罪應(yīng)該算在誰的頭上?”
玉萬謙一聽,馬上對著凌采薇作揖:“臣愿擔(dān)當(dāng)一切罪責(zé)!求凌王殿下放過小女!她對盛云卿的身份也是毫不知情的!”
凌采薇更是得意了。“不知情就無罪了?她明知盛云卿中的是凌王府的七蛇斷筋散,必是王府的敵人,可仍然私自窩藏,我看她這玉主也德不配位。”
“求凌王開恩!求郡主開恩!”玉萬謙匍匐在凌采薇腳下,長久不起。
凌采薇假意悲戚,扶起玉萬謙道:“不如我給萬謙君出個主意。”她拿出紙筆和一個藥瓶,“你留書一封,按我說的寫,我保你女兒全身而退。至于萬謙君你”
玉萬謙看著那個藥瓶,心里已明白了。他不禁老淚縱橫。想他玉萬謙剛直一生,如今便要在此了結(jié)了。他并不在意自己的命,只是他還未看到曼荷和夫君比翼齊飛,未看到南圩太平強(qiáng)大,百姓安樂富足,他不甘心。
凌采薇見玉萬謙半晌無話,以為他不愿赴死,遂道:“若是萬謙君不想為女兒承罪擔(dān)責(zé),那我也只好讓哥哥公事公辦了。”
玉萬謙接了筆來,緩緩道:“郡主請說,我這便書寫。”
凌采薇計已得逞,遂讓玉萬謙留下遺書一封,書曰:罪臣玉萬謙與盛王早有勾連。因盛王潛入南圩不幸中箭,特接來玉府休養(yǎng),此事與小女玉曼荷毫無關(guān)系。臣將南圩兵力部署之詳情告于盛王以便其統(tǒng)兵入南圩。今東窗事發(fā),愧對凌王,以死謝罪。
書畢玉萬謙便拿起藥瓶將內(nèi)里毒酒一飲而盡。臨死前聽到凌采薇在他眼前道:“忘了告訴萬謙君,若楓已在城東為我置辦宅邸,我馬上就是他的娘子了。”
鮮血從玉萬謙嘴角流出。他甚至沒來得及說出一個字,便雙眼怒瞪著凌采薇死去了。凌采薇鄙夷的看了一眼,獰笑著走出了牢房。
玉萬謙已除,接下來只剩哥哥那邊。如今玉萬謙以死謝罪,又拿到他的認(rèn)罪遺書,凌采薇自覺與凌王兄妹情深,想必哥哥必會答應(yīng)她的請求,不由腳步也輕快了些。
至王府,只見眾人皆神色凝重,蘭妃和母上眼睛腫的桃核一般,平日對子女甚是嚴(yán)厲的哥哥卻在花園與舜天嬉戲。凌采薇只得悄問下人,這才得知舜天要去北辰做質(zhì)子,明日便隨北辰大軍一起動身。
想來哥哥也無暇顧及玉萬謙之死以及她昨日不在府中之事。凌采薇安慰了母上和蘭妃幾句便回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