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份廈門的夜晚并不算太過悶熱。
尤其越是靠近海邊,隨著海浪聲越來越清晰,就越容易感受到絲絲海風帶來的涼意,夾雜在街道的熱流中,給人一種驚喜。
陳聞和姜秋以就這樣牽著手,走在稀疏的人群中,按照導航的指示,往海灘邊慢慢逛過去。
姜秋以穿了件白色T恤和一條七分褲,算是她最日常的一套皮膚,腳下踩了雙露出腳趾的涼鞋,走出酒店后就一蹦一跳的。
走到半路覺得有些累了,才安穩(wěn)下來乖乖走路。
而陳聞就隨意多了,一件短袖加一條短褲,露出長了腿毛的小腿和膝蓋,因為要去海邊的緣故,他也沒穿球鞋,就穿了雙拖鞋出來。
廈門的天氣,穿著拖鞋也不冷。
“感覺晚上人也不少誒。”姜秋以左右看看,發(fā)現(xiàn)不少人都是往海灘那個方向走。
當然,到了這個點,更多的還是很多人從海灘的方向走回來。
看大家的樣子,應該大多都是國慶來旅游的,本地人反而少。
“這邊空氣好好啊,滬市沒法比嘛。”
“都還能看到星星。”
姜秋以朝夜空仰望,被陳聞牽著手往前走,也不怕會撞到人。
“以前就想著長大了住在海邊,可以天天看海看日出。”
“休息的時候走兩步就能到海邊玩,多好。”
一路上,陳聞都沒怎么說話,一直是姜秋以在嘰嘰喳喳像只小麻雀。
哪怕陳聞只是嗯嗯點頭,她也說的起勁,一點不介意陳聞的反應。
畢竟從小到大都習慣了。
雖然最近這塊木頭已經(jīng)有點開竅,但本身不愛說話的性格還是沒變,大多數(shù)時候還是姜秋以在挑起話題。
事實上,陳聞在和姜秋以相處時,說的話已經(jīng)算是很多了。
要是跟其他人交流,恐怕半天也吐不出幾個字。
快走到海灘邊的時候,兩人路過一家店,里面飄出來一股讓人著迷的香味,姜秋以一嗅到這個味道,頓時留了口水。
“這是什么啊?”姜秋以好奇抬頭,就看到“海蠣煎”幾個大字。
這是廈門的一種美食。
“要不買一個嘗嘗看?”姜秋以扭頭問道,舔了舔嘴巴。
“等會兒不吃海鮮了?”
“現(xiàn)在先吃一點,等會兒逛完海灘不久又餓了嘛”
陳聞伸手按在她腦袋上揉了揉,摟過她的肩膀往店里走。
幾分鐘后,姜秋以手里就多了一個油紙袋,兩手捏著還有點燙,被雞蛋包裹的海蠣冒著熱氣,被姜秋以呼呼呼的用小嘴吹著。
咬了一口,姜秋以低著頭呼哧呼哧的被燙了一嘴,旁邊的陳聞?chuàng)е难獾盟驳饺恕?
“好吃嗎?”
“嗯嗯你也來一口?”姜秋以用力點頭,一臉滿足,雙手捧著油紙袋遞到陳聞臉前,“喏,它這個一份好多,我吃不完。”
陳聞咬了一口,一邊嚼一邊說道:“你先吃,吃不完了給我。”
“一起吃嘛,又沒關系”姜秋以眉眼彎彎,自己咬一口,然后繼續(xù)兩手捧著,像小孩子獻寶似的給陳聞遞過去,非得等他吃一口才收回手,“真乖”
從海蠣煎的小店離開后,兩人邊走邊吃,速度滿了許多,又花了幾分鐘的時間走走停停,跨過最后一個斑馬線,兩人總算到了海灘。
從路邊往海邊望過去,先是一塊隔離了沙灘和馬路的草地,草地邊緣還有不少奇形怪狀的椰子樹,或高高硬硬的支棱著,或蔫兒吧唧的軟趴下。
再往外,就是沙灘了。
姜秋以早在馬路對面看到海岸邊的時候,就已經(jīng)“哇哦”出聲,一走過斑馬線,就迫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