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畫的是什么啊,怎么這個女人什么都沒穿,簡直就是不堪入目!”
“沒錯,這簡直就是對我們的侮辱,向來只有女神才能用來畫x體,可你看看這個家伙他畫的是什么女人,這一看、額這一看就不什么正經女人!”
“這個愛德華—馬奈到底是什么人?怎么這次畫展的主人莫奈先生居然會同意將這么一幅畫加入畫展,不行、我必須得去好好問問他!”
“即便拋開內容不談,我懷疑這個人根本就不會畫畫,你看后面那個洗澡的女人根本就不符合近大遠小的透視手法,以她的位置來說、明顯是畫的太大了;而且光線也有問題,明明都坐在一起,為什么這個x體的女人顯得這么亮、而在他身邊的兩位先生則明顯暗淡的多,另外這個色彩與光線的對比實在是太格格不入了,哪怕是一個僅僅只學習了一年繪畫的人也不會犯這么明顯的錯誤!”
“”
面對這鋪天蓋地而且毫不隱晦的批判,早就有所準備的莫奈和馬奈只能對視一笑,因為在將這幅畫放入畫展的那一刻他們就知道這一幕肯定會發生,而且也知道即便辯解也沒什么用,因為這個時期的民眾是根本就接受不了的。
好在還是有人替他們發聲的,一邊受邀前來的未來大作家左拉就挺身而出反駁道“誰規定的陰影就都是黑色的?你們真正見過陽光下的明暗對比是什么樣的么?石膏雕塑那么圓潤完美的事物在現實生活中根本就不存在;而且真正的光影也不只是灰色或者黑色”
在1861年,大師安格爾被奉為神明,以至于被很多刻板的畫師制定了所謂的“規則”在人為的條件下,再現某些景象。比如在畫室中,畫家讓模特在適當的地方,尋找合適的光線,擺好姿勢,利用明暗變化和透視法則,畫出立體感。當時學院派的學生,接受的都是這樣的教育繪畫的基礎,乃是線條和明暗交互作用。于是他們千辛萬苦,把畢生心血花在石膏模型上,這里濃一點,那里淡一點。人們習以為常,相信他們所畫的就是正統。
而馬奈等一眾印象畫派的畫家所反對的就是這一點,其實如果安格爾在世知道自己的繪畫理論遭受了這樣的解讀和對藝術的禁錮,也是根本就接受不了的。
就在莫奈感慨左拉的仗義的時候,塞尚則偷偷的對他說道“你知道左拉為什么會這么激動么?其實他最近正在追求米萊爾。”
這個時候莫奈才恍惚的想起好像后來左拉真就娶了這位米萊爾為妻,而且其實這幅畫上的幾位模特都挺有意思,默蘭就不說了,里面的兩位紳士,一位是馬奈的親弟弟也就是后來莫里索的丈夫;另一位則是馬奈未來的小舅子、蘇珊娜的弟弟,可以說為了這幅畫、馬奈幾乎是全家出動,真正的一人學畫、全家獻身
兩分鐘之后,格雷小姐滿臉怒容的將莫奈拽過一邊,不滿的斥責道“托尼你是怎么回事?怎么能將這種畫放到你的畫展?你知不知道就因為這幅畫,剛才我好幾個朋友本來想給我面子買幾幅你的畫,現在不但不想買了,而且還可能將你拉入黑名單!”
對于格雷,莫奈就不能像對庫爾貝那么回答了,因為他知道說實話只能將雙方的關系搞僵,于是昧著良心低聲答道“其實我也沒辦法啊,這幅畫的作者馬奈是我朋友,而且他父親可是內務部首席司法官,他送一幅畫、我也沒法拒絕啊!”
“哦,我說怎么馬奈這個姓氏我看著這么眼熟呢,那這么說的話的確也不能都怪你。行,我再去幫你勸勸他們。”說完,格雷便急匆匆的離開了。
不知道是格雷的勸說真的起了作用,還是她的那些收藏家朋友其實并沒有因為馬奈的這幅畫而遷怒于自己,反正莫奈的畫賣的還不錯,幾乎賣掉了一半,尤其讓他意外的是,那幅羅伯特—胡克的畫像不但賣掉了,而且還收到了幾幅大學的預定,看來在走廊里掛名人畫像之風由來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