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鄰村“唱大戲”,晚上奶奶把倆孩子鎖屋里,跟鄰居一起看戲去了。
為了讓孩子乖一點,出門前特意“開倉放糧”,給倆孩子一人拿了一包方便面和糖果若干。然后把廚房門拴上后用菜刀“插著”,后門用鐵鍬插著,大門外落把大鎖,出門去了。
晚上等奶奶出了門,倆孩子搭著板凳把廚房那邊的門上倒插著的菜刀取下來,站在門口看完了戲臺子那邊放的煙花,才進(jìn)屋乖乖躺著。
沒躺一會兒,古月聽見有人在窗戶那喊自己名字,聽到后,她告訴弟弟不要答應(yīng),說不定是“夜鬼”來勾人了,那時候小孩子之間總會傳一些莫名其妙的“神話故事”。弟弟不聽,應(yīng)了一聲,外面的“夜鬼”叫的更大聲了,專門只叫弟弟,嚇得弟弟也不敢應(yīng)了,直接哭了。古月聽了一會,聲音像是自己的媽,就站起來問
是不是媽媽?
是,你把后門打開,我進(jìn)去看看你們。
那你叫什么名字?
單xx。
我爸爸叫什么名字?
古xx。
那你到后門這里來吧。
出了房間,經(jīng)過堂屋,來到后門,古月問,媽媽你在外面嗎?
媽媽說我在,你會開這個門嗎?
古月我搬個凳子把鐵鍬抽起來就可以開了。
媽媽那你還是不要開了,不安全,我就不進(jìn)去了。
古月那你到廚房那里,那個門上只有一把刀,很好開。
媽媽依言到了廚房門外,古月把門打開,原來真的是媽媽,不是“夜鬼”。
媽媽進(jìn)來后,問倆孩子吃飯了沒有,古月說吃了。然后問媽媽吃飯了沒有,爸爸呢?媽媽說自己還沒吃飯,爸爸在忙。
古月我還有方便面,你吃不吃?
媽媽有開水沒有?可以泡方便面吃。
古月拿出自己已經(jīng)拆開了捏碎了拌了調(diào)料的方便面,拿了個碗正準(zhǔn)備往里倒。
媽媽一看,說這個都碎了怎么泡?
古月說:是啊,我就覺得泡面不好吃,要不吃干的吧?
媽媽說你們吃方便面泡著吃時都捏碎了嗎?
古月回答是啊,你是不是沒吃過方便面?方便面就是要捏碎了吃啊。
然后,在倆孩子驚奇的眼神中,媽媽把弟弟那包方便面泡了,沒捏碎。古月嘗了一口,還挺好吃。
那天還聊了些什么,古月記不太清了,但那是記憶里,跟媽媽最親近的一次。多年之后回想起那個晚上的媽媽,有一種“同病相憐”的感覺。
四年級下學(xué)期,古月和弟弟轉(zhuǎn)學(xué)了,轉(zhuǎn)到了離鎮(zhèn)上很近的一個村子里的學(xué)校,小學(xué)一年級時,因為奶奶生病了還在這個學(xué)校借讀過一段時間。
換了新環(huán)境的古月,很快有了新朋友,但是沒有了“好朋友”,因為跟同學(xué)們相比,古月實在是太土了。
從小,古月就撿表姐們的舊衣服穿,有時候太大,有時候沒扣子或者拉鏈壞了,以前沒覺得有什么,但是這個學(xué)校的孩子有很多是住鎮(zhèn)上的,原來別人都是有合身的新衣服穿的,而且還有好幾套。
古月小朋友第一次覺得自卑。
雖然有玩得比較好的、住的比較近的兩個朋友,但是朋友也會嘲笑自己。
那時候古月不覺得自己家很破,但是爸爸媽媽總是跟倆孩子說自己家很窮,很窮就是沒有錢,沒有錢就不能買這個買那個。窮人家的孩子早當(dāng)家,所以古月得自己洗全家人的衣服、煮飯、洗碗、收拾衛(wèi)生、換蜂窩煤。
哦,放假還得幫著做生意,不能出去玩。
古月沒有被同學(xué)們欺負(fù)過,因為她自己打架非?;?,男孩子也打不贏,打群架也不怕,拿石頭砸。所以古月小朋友總是覺得同學(xué)們都非常友善,如果不跟她打架就能算友善的話。
古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