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莫成功收購港燈集團,將這個由遮打爵士創辦的優質資產留在了石家手中。香港又一次轟動,效果比石振國昨天收購中巴還要強烈。石家把收購戰役弄得轟轟烈烈,傳媒聞風而動,再次把焦點對準石家,讓石家的鋒頭一時無兩。
現時任何一間公司股價大幅異動,市場必傳與石家有關,小投資者也莫不‘樂意追隨’,而上市公司大家族則視之為克星。香港市民議論紛紛,都說石家崛起了,現在已盯上某某公司,弄得風聲鶴唳,人人自危。
石家的這一收購行動,轟動了整個香港,大長了中國人志氣,打擊了英資財團的囂張氣焰。并引起商界人士心理振蕩,受此鼓舞,日漸坐大、雄心勃勃的新興華資財團,結合此時香港的政治、經濟形勢,開始加快向信心不足的老牌英資財團發起正面挑戰。
由此華資財團掀起了一波公司收購戰,就這樣,香港金融史上數場驚心動魄的收購戰拉開帷幕,一些赫赫有名的老牌英資上市公司先后被華資財團收人囊中。故有傳媒稱這一日“敲響了英資集團沒落的喪鐘”。
李嘉誠、郭得勝、李兆基和鄭裕彤等新崛起的華資地產商,紛紛把目光對準了九龍巴士、中華煤氣、香港電話等公司。
到1980 年 6 月,歷時兩年的九龍倉收購戰,以包玉剛的全勝而告落幕。包玉剛入主九龍倉任董事會主席,為九龍倉有史以來第一任華人大班。同年 11 月,另一位華商巨子李嘉誠,入主和黃洋行董事局。
1983年7月,中煤被地產巨子李兆基收購,成為恒基地產的子公司,中煤是全港唯一的供氣壟斷公司,收益穩定。1985年,包玉剛又以5億新加坡幣奪得英資集團會德豐股權,成為繼李嘉誠入主和記黃埔之后,奪得英資四大洋行的第二個香港人。
在聲名顯赫的英資“四大行”中,和記黃埔和會德豐被華商折翼收編。剩下的兩家,怡和旗下的九倉被奪、置地被圍,僅剩作風保守的太古在時代的風雨中觀望。英資財團不可戰勝的神話隨風而逝,香港經濟開始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其實就算石莫的沒有出手,收購戰也會打響。一百多年來英資財團在香港擁有的至高無上的權勢,也會遭到正在崛起的新興華資財團的挑戰。特別是香港“九七”回歸問題浮現后,英資財團的安全感及信心會變的脆弱一些。華資財團對老牌英資上市公司的收購戰,正是在這種時代背景下揭開的序幕。
收購行動看似是單純的對市場把握和判斷的問題,實際上是對英、中兩國大勢變化的分析和對香港前途有無信心的具體表現,從而直接影響著他們各自對香港經濟周期的把握。
這段時期,有過從中國內地撤離經歷的英資財團,對香港這個“借來的時空”心存戒備,擔心香港遲早會歸還中國,因而在投資上采取“分散風險”策略,如英資“四大洋行”中,怡和抽調龐大資金收購英國、美國、南非、中東的公司,將雞蛋分放在各大洲的不同籃子里。會德豐則全力發展航運,把“資產漂浮在公海上”,以策萬全。太古也全力發展航空,把資金變成“會飛的資產”。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另一方面,在香港工業化進程中,華商卻積極投身其中,從紡織擴展到制衣、塑料、電子、玩具、鐘表,華商在香港經濟最重要的行業制造業中取得了統治地位。華資通過將公司上市、發行新股籌集資金,,在制造業、航運業和地產業發展方面積極進取,財富急速膨脹,自信心日益增強,開始令置地等老牌英資公司相形失色。
香港的脈搏總是隨著中國內地的命運而跳動,無論是它當初的被割離,還是晚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變遷和經濟發展。一路坎坷走來的中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致力于經濟發展。
70年代末,中國在毗鄰香港和澳門的深圳、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