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薩出兵紐倫堡之前,發生了兩件影響公國局勢發展的事。
一件預料之中,一件意想不到。
七月二十日,索恩堡遭到了與之對線的耶爾弗撒堡侯爵軍的攻擊。
堅守四天后,于二十三日下午,也就是門羅都一行抵達臨湖鎮的那天被攻破。恪守榮譽之道的索恩堡子爵里德倫十分硬氣地戰死城頭,駐守的公國軍被全殲,沒有成建制的士兵能夠逃離或突圍出去。
因為距離太遠且中途還伴有封鎖的緣故。一直到二十九日夜間,這則情報才由布置在索恩堡周邊的情報人員接力送回。更詳細的戰斗經過和雙方傷亡情況在八月三四日的時候,才被洛薩拿到手中。
這顯然是個影響巨大的變故,洛薩于次日中午召開的那場鴻門宴,以及行動后期越來越多的貴族主動加入,都未嘗沒有受到這場戰役影響。
不過事實上,這件事情其實是在洛薩,不,應該說作戰室的預測之中的。
埃辛島方面既沒有洛薩這樣的情報意識,又因為遠居海外消息傳遞受阻,自然不能像洛薩方這樣通過蛛絲馬跡,掌握侯爵方面六月末至七月初期間隱秘的兵力調動。
本來在六月份雙方幾乎同時做戰爭準備的時候,索恩和魯切斐樂再度聚集起了相當數量的兵力。
最巔峰時,索恩堡的公國軍數量一度達到八千余人,雖然最后為了其他地方守備任務有所降低,但總兵力依然維持在五六千人的程度。
但是因為沒有明確侯爵方的兵力調動,當哉蒙自領卡塔爾伯爵事件發生后,為防止魯切斐樂立場反復,里德倫子爵緊急將兩千五百名公國士兵調派去了那里。
如此一來,魯切斐樂的公國軍倒是達到了四千人,壓制住了合計近三千人的前伯爵軍和魯切斐樂軍隊,半逼迫著魯切斐樂堡騰沛托子爵堅定站到大公陣營。
但是留在索恩堡的守軍,就只剩三千人出頭。而在對線的耶爾弗撒堡周邊,就洛薩所了解的情況,先手的侯爵整整聚集了一萬五千還多的兵力。
五比一的比例。
就算留下一部分防守的兵力,也將是索恩堡四倍還多,雙方的強弱簡直一目了然。尤其是侯爵軍大部分是常備精銳,而守衛索恩堡的公國軍還有大量征召民兵的情況下。
事實上從洛薩后續收到的情報看,這場戰役真可謂是菜雞互啄。
守城的一方似乎完全沒有料到敵人來的如此之快,匆匆困守孤城。儲備的守城物資也就常規的滾木和擂石,數量還不是很充足。
攻城一方也好不到哪去,除了弓弩、云梯、拋石機三樣之外。指揮攻城的沃奇子爵也不管兵力能不能展開的問題,擺開陣型包圍索恩堡之后,上演了一出全軍進攻的戲碼。
什么外圍戰略點的爭奪、攻城前的勸降、疲兵戰術之類的統統沒有。
堅守四天的時間,四天時間攻破索恩堡,全賴攻防雙方共同的“功勞”。
無論如何,索恩堡的失守,立時讓整個公國局勢大變,本來以為能和侯伯兩方勢均力敵的埃辛島方面,一下子處在絕對的劣勢之中。
如果卡塔爾還站在大公陣營的話,索恩堡失守的影響其實也不是很大,大不了多換幾個防守點罷了。
但是當哉蒙站在反叛方之后,從屬于卡塔爾家族的大部分貴族領地陷入搖擺狀態中,對霍勒姆子爵發出的命令置若罔聞、陽奉陰違起來。
這個時候索恩堡失守,幾乎是斬斷了大公對內陸疆土的所有觸角。只留一座魯切斐樂堡深陷敵人的包圍之中,且在多方指揮權的爭斗中,甚至連攻打對線守備空虛的諾孜坎鎮都做不到。
這份對大公相當嚴峻的局勢也讓陪跑的哉蒙與哈瓦拿大為震驚。菲兒比恩終于不再保持沉默,公開表明站在“公國的陣營”,與侯爵的接觸線上頻頻搞出一些動作,試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