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帕特里克的提議,正在興頭上的羅奧自然不會提出反對意見,當即表示一切聽從他的安排。
于是,在羅奧千夫長的帶領下。
一行人鉆進巷道,沿著一條據說能避開港口巡檢部隊目光的,彎彎繞繞的路線。
向城市深處滲透進去。
是不是真的能夠避開敵軍的視線帕特里克不知道。
但屋舍林立,障礙眾多,不至于剛剛登上陸地就遭到弓弩的密集打擊,卻也足以讓人暫時放下戒備之心。
有一搭沒一搭地應付著羅奧的奉承之詞,沿著他規劃的路線穿過海港區,向著真正屬于城市腹地的商業區前進的過程中。(卡塔爾城主要有五個區域,自東側城墻到港口依次是軍事、居民、行政和商業四個區,以及靠近北方海崖上的卡塔爾城堡的上城區。)
帕特里克越來越能夠清晰地體會到此次陷阱的設計者,最深層的意圖。
放棄了可靠的海防系統,等待自己一行深入城市腹地。
加上明顯被提前清理過,在羅奧口中解釋為‘港口封鎖,靠海港吃飯的人陸續離開,所以沒人來往’。
實則該是為了迎合己方不愿驚動太多人,暴露此次突襲行動的心理。同時也是為了保證埋伏不會被己方輕易察覺的,這條‘安全路線’。
布局者要的不只是挫敗盟軍此次突襲行動,在士氣層面上提高自己打擊對手。
而是想要一口氣吞下整個突襲部隊,覆滅執行這次任務的精銳部隊,重新確定雙方強弱的力量對比。
由此意圖出發,倒進一步印證了洛薩等人之前。
以‘整個城市中只有他一人有能力,有決斷下如此重注布置賭局’的猜測。
將這一陷阱的籌劃者,確定在哉蒙本人身上的做法。
在帕特里克此刻看來,這次針對盟軍海上突襲計劃所設之局,的確是出自一位‘出色的政客,和拙劣的指揮官’之手。
不出手時靜若深淵,一旦出手勢必要不留余地,徹底置對手于死地。
這正是一個優秀的政客在政治斗爭中,該有的覺悟和手段。
但卻不是指揮作戰的一軍主將該有的做法。
‘未算勝,先慮敗’才是。
一場政治斗爭中,所需要面對的對手大多只是某一個人,或者某一個團體。
對這樣‘有限’的對手,出手致命,斬草除根自然是上上之選。
但戰爭不只是這樣,那是數千數萬人以彼此生命為賭注,力求只實現自己所在陣營訴求的暴行。
而人都是有主觀能動性的,為了博得一絲活命的機會,每一個戰士都會盡可能將自己最大的力量發揮出來。
以雙方將士的生命做籌碼的戰場上會發生多少匪夷所思的變故,是誰也不知道的事情。
因此,作為一軍主將。
每一個命令的下達,每一步行動的實施,絕不會只限制在行動本身上。
而是與該行動相關的一整個作戰方略的體現。
高風險,高收益的謀劃,從來不是一軍主將的可以依靠的良策。
像眼前陷阱這樣,目的純粹單一,卻又破綻百出的布局。
除了拙劣外,帕特里克實在想不出其他的形容詞來。
那些能夠一眼看出不對勁的漏洞暫且不說。
如果不是洛薩對哉蒙有所‘掛念’,需要突襲部隊深入城中完成此次作戰目標。
只考慮戰役勝負的問題。
即便最符合布局者設想的情況發生,自己沒有派出先遣隊,直接率領大軍進入海港。
帕特里克很想知道。
假設自己這次只是承擔了打開突破口的任務,在避開海防工事打擊范圍外,依托海港區的屋舍建立臨時防線的話。
守軍該怎么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