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是。
在確認威利爾離開后,宴會沉寂的氛圍馬上便活躍了起來。
之前還三三兩兩湊在一塊,一邊享受已經久違的美食,一邊聊些沒意義話題的順帶觀望局勢的貴族們。
幾乎是掐著他離席的后腳,開始干起自己的’本職工作’。
也就是打著各種各樣的幌子,到洛薩兩人跟前搭話,隱晦表達出在‘某些事情’上,會與他們站在同一戰線的態度。
這其中。
尤其以之前接受威利爾拉攏,在貴族會議中公開支持要給卡塔爾以處罰的那些人。
言辭最為露骨,態度最為殷勤。
雖然洛薩口中所說的那些都還沒能得到證實。
但是在應對埃辛島方面,’可能’存在的’打壓全體貴族力量’的潛在危機時。
隊伍中有一個能夠擔任領頭羊的角色存在,顯然是最符合眾貴族利益的。
無論是作為報團取暖時的中心火爐,還是背棄時有價值的投名狀。
亦或只是單純當做驗明大公態度的風向標來說。
都是如此。
更何況,因為洛薩此前主動放手的主張。
哪怕威利爾和他的幕僚團隊意識到了其中可能存在某些問題,基于自己所持有的,盡可能削弱貴族力量的立場。
到底也沒有狠下心腸,在拉攏貴族上投注太高的價碼。
一切尚未塵埃落定之前,得到十塊錢和失去一百塊錢的意愿對比,理所當然地成為了決定眾人行為最主要的因素。
而對于貴族們這種各懷鬼胎的靠攏,重新收拾好心情的門羅都在洛薩的指點下,全程暢笑、來者不拒。
反正是誰都不會相信的場面話,也權當充場子就是,不要白不要。
所以說,人的思維真的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東西。
只是想到了或者沒想到之間二選一的簡單區別,就能夠讓一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威利爾這又一次失敗,的確敗的不冤。
事實上,不只是其他貴族因為洛薩的一番話而態度大變。
就連他自己,也在洛薩拿出被哈瓦拿率軍突襲的事例后,心念動搖的厲害。
由哉蒙點燃導火索的戰亂一開始,哈瓦拿擔任市長的菲爾比恩,以及受其挾制的彩虹關隘,就開始流露出獨立于埃辛島之外的意思。
但在大公坐鎮的宮廷中,卻始終沒有對此事的正面回應。
這也是洛薩拿哈瓦拿作旁證,對挑動貴族們的警惕心能夠產生立竿見影效果的原因。
在以往的時候,威利爾也都認可賽盧迦戈大公‘家丑不可外揚’的說辭,對外三緘其口,不作表態。
但經過洛薩刻意誘導,加上上次他代表大公與盟軍接觸時的隱情。
卻由不得威利爾不多想一些。
大概連他自己都沒有發覺,在得知哈瓦拿被俘一事上,最開始的憤怒過后。
內心深處,還藏著些輕松,和報復的快感吧。
由此可見,想的多不多,與能不能想到關鍵點。
其實也不是必然的關系。
……
只是短短三天的時間。
經由威利爾傳回的消息,認識到事情重要性的埃辛島方面,展現了驚人的工作效率。認賭服輸,開始給這一系列事件蓋棺定論
最主要的,自然就是一份召門羅都前往埃辛島,舉行伯爵授予儀式的文書。
值得一提的是,大概同意門羅都繼任伯爵之位,讓賽盧迦戈大公有幾分投降輸一半的不爽。
此次爵位授予儀式,以戰時從簡的名義,并沒有召集其他貴族前往觀禮。
算是一個迷惑操作。
雖然洛薩從一開始,就沒有主動送菜上門的意思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