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無異議。
可是關索內心卻還是有些不服氣。那潘璋可是名列《三國志》的東吳虎臣,又是孫權年少時的親信,若只換回胡氏母女和周倉,對孫權來說實在是賺大了。
只是,該讓孫權加上何等籌碼呢?關索知道歷史上孫權就有送還朱光、于禁等降將的行徑,自己是否可以利用這一點呢……
廖化、潘濬,還有諸多荊州投降的官員將領……
“二郎君,你在想什么?”諸葛亮早就注意到關索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便想聽聽他的見解。
聽到諸葛亮問自己,關索這才回過神來,連忙回答道“糜芳與士仁這兩個叛徒,若是孫權能一并將他們送回,則可為先父雪恨!”
關索的提議雖好,諸葛亮卻是微微搖頭“糜芳與士仁間接害死云長,大王對他二人已然恨之入骨!孫權為顧及名聲,斷然不會送回他二人!”
“據我所知,潘璋乃孫權愛將,或許孫權會比我們想象的更重視他!”關索則繼續不死心地說道。
看到關索仍舊抱有幻想,關平連忙呵斥道“二弟,莫要多生事端!換回母親、妹妹與倉叔才是要緊事!”
“喏……”
關索悻悻地答應了一聲,關平也許還不清楚潘璋的價值,自己并不想與他爭辯。不過該說的都已經說了,希望諸葛亮這位智者能明白自己的用意。
就在關索沉默不語的時候,諸葛亮輕搖著羽扇,灼灼的目光凌厲地落在了關索的身上,心中也暗自盤算起來。
“聽聞孫權自奪得荊州后,東吳大將呂蒙、蔣欽、孫皎先后病故。眼下孫權正是用人之際……關索的提議未必不可行……”
“孫權這么快就派子瑜來成都,想必是心中著急……那便有可趁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