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臣侄愚見,孫權定會以陸遜為帥,而陸遜多半會放棄巫縣及秭歸,退守夷陵!”關索成竹在胸地說道,“秭歸一帶皆是山路,安營扎寨與用兵皆十分困難,不利于我軍速戰速決!”
“何況苞原隰險阻為軍者乃兵家大忌,我軍若全部駐扎在山中,陸遜便會趁勢反擊!”
這便是歷史上夷陵之戰中陸遜所采取的策略,把數百里的山林讓給漢軍,然后在夷陵堅守不出。到了六月,漢軍受不了酷暑,士氣沮喪,劉備便將大軍全部移屯山林,等到秋后再發起進攻。可陸遜卻抓住機會,利用火攻的方式,使得漢軍大亂,然后全力出擊,一舉殲滅數萬漢軍。
聽完關索的話,劉備微微點頭“那賢侄以為,朕該如何應對?”
“依臣侄愚見,陛下若出征伐吳,應一鼓作氣,大軍直逼夷陵!”關索自信地說道,“秭歸至夷陵一帶山林較多,雖可遮蔽酷暑,卻易引發大火!”
“因此臣侄想來,明年六月前,我軍定要奪下夷陵!否則到時天氣炎熱,我軍若駐扎于平原則難擋酷暑,駐扎于山林則另有險情!”
歷史上,劉備在公元221年7月出征伐吳,但是并沒有像《三國演義》里那樣急于進軍。在攻取巫縣和秭歸后,漢軍便停止前進,劉備本人甚至還離開了前線。究竟是因為國事繁忙,還是想看曹丕動靜再做決定,關索便不得而知了。
直到公元222年正月,陸遜命吳將宋謙攻擊漢軍營寨,劉備才再次返回秭歸,并與陸遜在夷陵僵持到六月,也就有了之后的夷陵慘敗。
因此關索認為,這一次劉備應該急速進軍,那么在來年酷暑來臨前,攻下夷陵的時間會變得十分寬裕。更何況這一次法正尚在人世,他的計策一定會讓陸遜頭疼不已。
“此言甚好!”劉備滿意地點了點頭,十分贊同關索的建議。
“只是大軍若被陸遜堵在一路,便難以撼動吳軍!”關索這時又提議道,“依臣侄愚見,不如再派一支兵馬從上庸攻取臨沮、當陽等地,從北威脅江陵!至少可以牽制部分吳軍!”
歷史上由于劉備失去了東三郡,因此只能從巫縣、秭歸往東進兵。可如今東三郡還在劉備手里,關索認為完全可以從這里進兵,不必完全照搬歷史。
“再者樊伷、習珍等人一直隱忍在武陵、零陵。等到戰火一開,陛下也可借助他們的力量!”關索又提議道,如果樊伷和習珍可以成功起事,那至少可以輕松奪回武陵和零陵二郡,牽制荊州的部分吳軍。
“可即便拿下夷陵等地,江陵卻是南郡最為堅固難攻之城,又該如何是好?”劉備不由皺眉道。
南郡可以算是荊州最為堅固的城池,當年孫劉聯軍攻打江陵,也花了整整一年才逼走守將曹仁。如今劉備決不能在江陵就和吳軍拖上一年,如此便會給曹魏可趁之機。
關索也細細思忖了一番后,回答道“陛下,依臣侄愚見,若只是從外攻取江陵,則難度極大!”
關索說到這里,也不由得壓低了聲音“倘若能有內應,則事半攻倍……”
“內應?”劉備微微一愣,疑惑地看向關索。
關索低聲說出一人后,劉備頓時恍然大悟,不得不佩服關索確實計謀過人,而且心細如塵。
“先父在江陵經營多年,臣侄以為仍有威望,或可成為我軍助力!”關索始終堅信,孫權無法在兩年內完全掌控住江陵人心。倘若漢軍真的能兵臨江陵,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
劉備饒有興致地聽著關索滔滔不絕的談論軍機,只是他表面依舊不動神色,不想給關索太多的贊許,以免他驕傲自滿。
“那你再說說,若是曹丕出兵,朕又該如何應對?”劉備有意考考關索,繼續問道。
關索略一思忖,很快便將自己的想法說與劉備。劉備表面雖不置一詞,內心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