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二郎君有何高見?”一聽到關索又有良策,吳班等人立刻來了精神。
“孫權士氣受挫,定不敢再去當陽。而吳軍之中多有傷卒,行軍必然遲緩!”關索耐心地向眾人分析,“既如此,我料他定會選騎兵護送,盡快返回江陵,免生變故!”
“二郎君是想在孫權回江陵的路上設下伏兵?”王甫很快便聽出了關索的意圖。
“正是!”關索立刻點頭道,“長青林南三十里處有一條小河,名曰濟云河,河上有一橋,喚作濟云橋。孫權若想最快回到江陵,必從此橋經過!”
“二郎君是想拆橋?”王宇也知道濟云橋的位置,于是忍不住問道。
“通過拆橋擒獲孫權嗎?”吳班蹙眉思索,忍不住說道,“這倒是也是個辦法!”
可關索卻是搖了搖頭,感慨道“適才在吳寨,我觀孫權胯下也是一匹寶馬,腳力強勁!更何況吳兵定會拼死護衛孫權,我軍兵少,擒獲他的難度實在太大!”
“萬一吳軍大隊人馬前來救援,我軍便極有可能得不償失!”
“那二郎君的意思是?”眾人頓時有些好奇,難道關索還有其他打算?
“我等只需……”
關索當即相信地向眾人說出了自己的連環之計,足智多謀的王甫在聽完后,立刻連連稱贊。吳班見眾人沒有異議后,也決定按此計行事。
第二日卯時,天空剛剛泛起魚肚白,孫權便先率賈華與三百名輕騎返回江陵。自上次在合肥親自斷后,而被張遼追擊大敗后,孫權便知道自己身為主帥,更兼吳王,在撤退時必須盡快離開戰場。
而關索就是吃準了孫權這樣的心態,才會策劃這第二次伏擊。
約莫半個時辰,孫權一行人來到濟云河,依次通過濟云橋,可他們并不知道,離橋不到百步的一片蘆葦從里,周倉正帶著幾個士卒,觀察著濟云橋的一舉一動。
“等到孫權他們過去,便可以下手了!”周倉牢記關索的吩咐,耐心等待著機會。
騎兵趕路終究遠強過步卒,孫權一行人過了濟云橋后,離江陵已不過四五十里,只需一個時辰便可進城。
隨著天空逐漸明亮起來,孫權也離江陵越來越近。正當他慶幸漢軍沒有追來時,賈華忽然策馬來到孫權的車架旁,警惕地說道“大王,此地血腥之氣,似乎越發濃郁!”
“血腥之氣?”孫權聞言一驚,隱約之中,也確實聞到了一絲令人十分厭惡的氣味。
孫權下意識地環顧四周,目光猛地落在了東面的一處矮坡后面。
難道?
“孫權休走!!!”
果不其然,矮坡之后,一隊騎兵當先殺出,人人身穿紅色軍服,定是漢軍無誤。
為首一員大將,鬼面白馬,手舞一把大刀,正是關索。看到這個傷駱統,斬谷利的白馬鬼將又一次出現在面前,吳兵盡皆瞠目結舌,未戰先怯。
“不想這里也有伏兵!孤命休矣!”孫權驚得幾乎從車上摔了下來,他本以為自己撤退的夠迅速了,卻沒料到漢軍居然如此膽大,竟然還敢往江陵方向埋伏。
“大王快走,這里由末將抵擋!”形勢危急,賈華立刻率領三百名騎兵上前抵擋關索,同時又差人告知徐詳與胡綜,請他們速來救援。
“放箭!”關索一聲令下,謝金等弓騎兵立刻張弓搭箭,對著吳兵一頓亂射。吳兵皆是輕騎,身上防備本就不多,頃刻間哀嚎聲、馬鳴聲此起彼伏,但賈華也顧不得這么多,冒著箭雨率眾沖鋒。
孫權慌忙從車架上下來,騎上自己的愛駒“玉龍”,沒命地朝江陵奔去。他胯下那匹高頭白馬腳力異常驚人,很快便把漢軍甩在身后。
“果然是一匹寶馬!”關索見孫權的坐騎竟然不輸給自己的奔云,也顧不得賈華等吳兵,立刻縱馬追趕,拿出三石“神臂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