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中軍大帳內,大小將領皆已到齊。張飛端坐在案幾前,高聲說道“我軍既已奪下高林亭,全殲朱然大軍,至于下一步該如何進兵,諸位有何見解?”
參軍王甫早已思慮此事,當即出列道“將軍,甫以為,眼下將軍有三條進兵路線!”
“噢?三條?”張飛眉毛一挑,“你且說說看!”
“這第一條,就是往西進軍夷陵,與漢軍主力合圍陸遜!”王甫徐徐說道,“但我軍人數遠少于夷陵吳軍,難以截斷陸運糧道。更兼吳軍可從水路運糧,故而如此進兵,裨益甚微。”
張飛沉思片刻后,接著問道“那第二條呢?”
“這第二條,就是往南攻取枝江!”王甫繼續說道,“枝江乃吳軍屯糧之所,且呂范麾下士卒不多。我軍若能攻克枝江,陸遜必然心寒!”
王甫說到這里,卻也是皺眉道“但呂范并非無能之輩,且陸遜一定會支援枝江。我軍雖能圍點打援,但亦難撼動吳軍根本。”
張飛同樣也有王甫的擔憂,不過他更好奇王甫的第三條進兵路線。
“還有一條呢?”
王甫微微一頓,方才開口道“詳攻枝江,實取江陵!”
“江陵?”王甫此話一出,眾將皆是臉色一變。
唯有關索,雙眼卻是迸射出了凌厲的光芒。
“江陵城高池深,堪稱荊州第一堅城,遠非枝江、夷陵等地可比!”張飛連連搖頭道,“我軍兵不滿兩萬,如何能攻得下此城!”
當年孫劉聯軍耗時一年才從曹仁手里奪下江陵,這場戰役,張飛也曾親自參與。攻占江陵的艱難,他自然不會不知道。
即便江陵城內沒有東吳大將,士卒多為新兵,但畢竟有孫權親自坐鎮,又有超過四千的士卒,只要糧草充足,弓弩齊全,想來不至于不堪一擊。
一旦漢軍進攻江陵,吳軍必會火速前來支援,公安到江陵只需一日,夷陵的水軍也可以順江而下。到那時張飛這路軍馬便會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雖然張飛也恨不得親手斬殺孫權,為關羽報仇,但身為這支軍馬的主帥,他還是需要謹慎從事。
可就在這時,關索卻突然出列道“將軍,可還記得趙累之子趙和?”
聽到關索提起這個名字,張飛眼睛一亮,忍不住拍案道“我怎么把他給忘了!”
原來,劉備出征之前,曾暗中讓趙和前往江陵,潛伏在城內,見機行事。雖然此時兇險異常,但趙和欲為大漢建功立業,便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劉備隨即讓一名可靠士卒與趙和一同前往江陵。三個月前,趙和在江陵成功站穩腳跟后,便讓那名士卒去向劉備匯報。只是后來因為戰爭爆發的緣故,吳兵對進出江陵的人員審核極為嚴格,因此趙和便與劉備大軍失去了聯系。
“可他三個月音信全無,也不知現在吉兇如何!”想到這里,張飛還是為難地嘆息道,“何況,他勢單力薄,只恐難以成事!”
但關索還是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徐徐說道“將軍,無論我軍是攻枝江還是攻夷陵,即便得手,陸遜也能利用船只,將所有吳軍屯駐于江陵!到那時,我軍再想攻克江陵,便是難如登天!”
關索清楚,如果不能攻下江陵,就無法徹底將吳軍從南郡等地趕出。而且漢吳兩軍一旦在江陵僵持不下,江夏、揚州等地的吳軍援兵便會趕來,甚至北方的曹丕也會趁機發難。到那時,漢軍的所有努力,都會化為烏有。
“二郎君之言,甚和我心!”潘濬也對關索的話深表贊同,“眼下乃攻克江陵最佳時機!”
帳中諸將現在也都有些明白了,雖然現在攻占江陵的希望并不大,但日后卻有可能連希望都看不見了。
“將軍,且不說趙和,光是先父在江陵多年,威望猶在!”關平激動地說道,“若是大軍兵臨城下,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