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聞言也是驚奇不已,再仔細讀過張飛的書信后,也是驚嘆道“翼德將軍之威猛,不減當年啊!”
已傷亡六千的代價擊殺了這么多吳軍,慘烈是慘烈了點,但至少還是成功奪下高林亭,并使朱然這支軍馬灰飛煙滅,吳軍此刻必然內心膽寒,這對漢軍來說實在是個天大的好消息。
然而,劉備在無比的興奮之余,卻也反應過來,張飛殲滅這么多吳兵,卻只字不提俘虜了多少人,看來也是用了一些非常手段。
想到這里,劉備不禁心中默嘆,張飛此舉究竟是不得已而為之,還是因為關羽之死,故意泄憤吳兵呢?
不過眼下劉備還是不想在這種事情上糾結,他立刻詢問法正“翼德既打算詳攻枝江,孝直以為我軍該如何行動?”
法正思忖片刻后,隨即開口道“我大軍被陸遜堵在夷陵,一時難以進兵,不如速令黃公衡派兵出荊山相助,為翼德將軍造勢!”
法正的話雖是有理,但劉備也微微皺眉道“公衡麾下士卒不過五千余人,若是分兵,只恐兵力不足……何況乃陸遜多謀之人,萬一讓吳軍堵住山路,我軍若進退兩難,則必然形勢危急!”
漢軍若想從江北大營前去張飛那里,必然要走荊山,但從來往的信使口中得知,那里的山路極其難走,車輛無法通行,糧草運送就是一大難題。漢軍走出荊山雖然不難,但極有可能有去無回,甚至被吳軍包圍。
畢竟張飛和黃權都只是虛張聲勢,劉備并不想讓他們貿然與吳軍主力進行決戰。
“陛下之憂是也!臣料想陸遜也會派人留意荊山動靜!”法正頗為贊同地點了點頭,隨即低聲道,“依臣之見,可令黃公衡如此這般……”
聽完法正的建議,劉備頓時連連稱妙“好,就依孝直之見!”
“陛下,我軍也應詳裝進攻吳軍大營,給陸遜施壓,令其難以派出大隊人馬前去救援!”法正這時又提議道。
此刻夷陵一帶的吳軍已是五萬不到,而劉備麾下有雄兵近七萬,陸遜必然對漢軍主力有所顧忌,豈能給枝江分去太多援兵。那么張飛的壓力也會減輕許多,甚至還能伺機進攻。
劉備對法正的話深以為然,他立刻令水軍都督杜路準備數隊船只,順江而下,逼近吳軍大營。同時又令張南、劉封、傅彤三人各率兵四千,徘徊于長江西岸,以壯聲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