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令下去,斥候嚴密監視兩處吳軍,眾士卒好生休息,聽候調遣!”
且說這李異自前番劫寨被劉封擊敗,并丟失巫縣后,一直是寸功未立,在吳軍中難免有些抬不起頭。此番奉命支援枝江,李異也非常渴望殺敵建功,奈何張飛這一支軍馬實力強悍,更兼行蹤不明,讓他豈敢輕舉妄動。
就這樣,張飛、李異、宋謙三處軍馬原地歇息了兩日,都未曾出兵。可北方仍舊沒有漢軍出現在麥城,這讓李異不由好生疑惑。
這張飛遲遲不讓大部隊渡過沮水,只率六千士卒在此,當真以為吳軍不敢兩面夾擊他嗎?
當晚,李異請謝旌入帳商議軍機,準備趁張飛后隊未到,先趁夜劫寨,殺殺張飛的銳氣。
“不可!都督臨行前再三交代,令我等不可輕舉妄動,李將軍如何忘了!”謝旌卻是連連搖頭,他沒有李異這般殺敵心切,凡事自然穩妥第一。
“只是如此堅守,終究不是破敵之策!”李異卻是不以為然地說道,“都督雖有謀略,但終究免不了我軍連吃敗仗!朱義封一味堅守,最終結果又是如何?”
謝旌由于從軍年數不如李異,因此氣勢上也輸了李異一頭,對李異的話難以反駁,但他身負重任,卻是不敢妄加行動。
“將軍要去,也只能率領三千士卒!”謝旌倔強地說道,“這剩余一半人馬,皆是聽我調遣!”
臨行之前,陸遜為防止他二人私自行動,故而每人只有調動三千士卒的權利,只有限制他們麾下的士卒,才能避免他們貪功冒進。
“你……唉!”眼見謝旌執意不肯,李異不由沮喪地錘了一下案幾。漢軍的人數,張飛的武藝他又不是不知道,真的只率三千人劫寨,那無異于自投死路。
就在李異苦惱之時,一名斥候突然來報“二位將軍,西北荊山腳下,發現數百蜀軍蹤跡!”
“荊山腳下?”李異與謝旌皆是一愣,“那里為何會有蜀軍?”
李異左思右想后,方才拍案道“是了!想來劉備猜到我軍會支援枝江,故而讓蜀將黃權派兵前來相助張飛!”
謝旌也想到陸遜確實有此擔憂,不禁皺眉道“似此如之奈何!”
“何不趁其立足未穩,先殺他一陣!”李異當機立斷地說道。
荊山腳下的漢兵算起來不過數百人,多半是先頭部隊,大軍肯定沒有集結完畢,絕對沒有辦法和數千吳兵抗衡。
李異這話雖是有理,但謝旌還是猶豫地說道“此事……不如先請示都督!”
“信使一來一回,耽誤多少時間!”李異卻是果斷地否決道,“這支蜀軍剛剛走出荊山小路,正是人困馬乏之時,此時進攻再好不過!”
“只要能殺退這支蜀軍,張飛必然因援軍失利而士氣大挫,枝江之危自然解除!”李異信心十足地說道。
“將軍,還是謹慎行事!”
謝旌再三相勸,李異只是不聽,便不耐煩地點起三千士卒,趁著日頭昏暗往西北方而去,只留下謝旌把守營寨。謝旌心里始終覺得不安,只好帶著統屬于自己的三千人提高警惕,以防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