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夜里,江陵城墻上的守備吳兵比往日增加了三倍,徐詳和胡綜輪流負責守衛北門,監視離城只有十里的漢軍營寨。東、西、南三門皆有心腹校尉把守,嚴防漢軍趁夜發難。
亥時過半,四百箭術出眾的漢軍士卒,在關平與關索的帶領下,分成兩隊,悄悄地向著東、西兩門出發了。
關氏兄弟與四百士卒皆不穿鎧甲,背著箭箙,一手持弓,眼看臨近江陵城時,便改成匍匐前進,通過減少腳步聲,避免讓城墻上的吳軍發現。
很快,眾人在城濠(護城河)前停了下來,站起身子,張弓搭箭,用盡全力,一同對著城墻上拋射箭矢。
四百零二支箭矢分別射到了東、西城墻之上,像關索、關平、謝金等膂力過人的,甚至直接讓箭矢越過城墻,射進城內。
箭矢的箭簇被寫滿字跡的白布包裹著,即便射在吳兵身上,也只是略感疼痛,不會造成致命傷害。
很快,吳兵詫異的聲音接二連三地響了起來。
“什么東西?”
“是箭!上面還有書信!”
“漢壽亭侯關云長之子關平、關索……”一名識字的軍侯借著火把的光芒,開始讀起書信的內容。
“下面肯定有蜀兵!”城墻上的吳兵紛紛探出頭去,尋找漢軍的蹤跡。
“可以了!撤!”
待到三輪齊射結束后,關氏兄弟立刻帶著四百士卒返回大寨。此刻負責守衛北門的徐詳得到消息后,擔心漢軍設伏,故而未敢出兵追擊。
不過徐詳不敢大意,他立刻接過吳兵遞來的書信,仔細地閱讀起來。
“漢壽亭侯關云長之子關平、關索敬告江陵軍民昔君侯鎮守江陵近十載,廣施仁義,君等如何忘卻?江東孫權,無信詭譎鼠輩,暗施奸計,詐取江陵,致使君侯薨故!今孫權敗局已定,尚裹挾江陵軍民,負隅頑抗!我兄弟不忿孫權之愚昧無德,特領兵至此,只望與君等勠力同心,生獲賊酋,以祭先父之靈!大軍進城之日,絕不妄殺一人、取民一物,違者定斬不赦!孫權麾下部曲偏裨將校諸吏降者,既往不咎!大漢天子仁義無雙,定當重用!望君等勿再執迷,早迎王師,光復江陵!”
徐詳讀完此信后,大驚失色,連忙令士卒帶話給守衛東、西兩門的校尉“立刻將所有的書信盡數上繳與我,絕不可讓其在江陵城內擴散開來!”
半個時辰后,東西兩門總共上繳近千封書信。不過徐詳猜測多半還有書信已進了城中,于是他將書信全數燒毀,只留下一封,火速交給孫權。
由于漢軍壓境,孫權此刻也沒有心情入睡,在得知徐詳有要事稟報后,立刻叫來是儀、胡綜、與姚泰,一同議事。
在讀完關氏兄弟的書信后,孫權也是臉色陰沉,蹙眉思索。是儀則連忙說道“大王,這恐怕是關氏兄弟的離間之計,不可輕信!”
當初孫權正是因為信了關索的鬼話,才會親征當陽,結果卻折損千余士卒,還折了賈華、駱統等人。如今又收到關索的書信,是儀卻是怎么也不相信了。
怎料孫權卻是冷冷地沉聲道“義封就是因為蜀軍內應,丟失了高林亭……莫非孤還要重用這些江陵士卒嗎?”
就算沒有這封書信,孫權也對這些江陵士卒產生了懷疑,陸遜來書也請他小心提防他們。
胡綜聽出了孫權的意思,也忍不住說道“大王,臣中還有千余江陵士卒。若不用他們,我軍只剩下三千士卒,恐難以抵擋漢軍!”
這便是孫權眼下左右為難之處。
若是這伙原屬關羽的江陵士卒人數不多,孫權還不至于太有顧慮,直接將他們關押起來即可。但漢軍壓境,這一千士卒又是極其重要的戰斗力。
可正因為江陵士卒有著舉足輕重的數量,孫權又對他們不得不防,一旦發生叛變,那對自己乃至江陵都會是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