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公安,油江口
幾個時辰前的傍晚,就在曹仁率兵伏擊沙摩柯之時,公安一帶的季漢水軍,也將船只盡數停靠在長江岸邊。眾士卒抓緊埋鍋造飯,用餐結束后他們還要立刻登船,繼續把守油江口。
“可恨的吳狗,明明敗了,還不消停!”水軍都督杜路在岸邊惱恨地將一塊石子踢到江中,這段日子他都是在船上過夜,別提有多難熬了。
“但愿他們別真的來和我交鋒……”當然罵歸罵,杜路著實不想和東吳水軍交手,他自認絕對無法戰勝他們。
而且前幾日,南面烽火臺來報,說是武陵邊境的江面上,又出現了四艘東吳戰船。如此一來,油江口以南共有東吳戰船十四艘,與季漢水軍完全持平,而且東吳的戰船規模更大。
好在吳軍這一次的行駛堪稱龜速,一連幾日都沒有到達油江口,杜路雖不知吳軍葫蘆里賣得什么藥,但這樣和平的場面,是他非常樂意看到的。
就在這時,一名士卒突然手指東南方向,對杜路說道“將軍,那邊烽火臺舉火了!”
順著手指的方向,杜路定睛一看,果然看到離他們最近的烽火臺上火把齊舉。他頓時猜到是怎么回事了,不由得跺腳道“該死,定是東吳水軍來了!”
“速速登船!”杜路一聲令下,士卒們扒拉了兩口飯后,就趕緊登上了十四艘戰船,嚴加守衛油江口。
一個時辰后,插著吳軍旗幟的三艘蒙沖與四艘斗艦終于出現在了漢軍將士面前,從體型上來看,也與往日的東吳戰船無二。
“還好只來了七艘戰船……不必太過慌張……”杜路心中稍安,但他還是傳令眾戰船做好迎敵準備。
眼看這些戰船越來越近,杜路便立刻命令眾士卒齊聲高呼“來者何人,前方是大漢水軍把守之處,不可通過!”
數百人齊聲呼喊,想來對面絕無聽不見的道理。
“放箭!”可就在兩邊戰船相距百余步的時候,對面卻有一人果斷地把手一揮。
由于此刻已是六月初夏,江面上已刮起了東南風。吳軍士卒拋射出來的箭矢借著風勢,射程更遠,最前面的一艘漢軍戰船上,十幾名士卒首當其沖中箭倒地。
“我乃東吳大將徐盛,奉圣上之命,前來討賊!”喝令放箭之人站在船頭厲聲大喝,“蜀軍何不早降!”
“該死,吳軍果然出兵助魏!”杜路心中憤恨不已,他一邊頂著箭雨,一邊高呼道,“頂風交戰,于我軍不利!速速包圍他們!”
只帶一半的戰船也敢來叫板?杜路表示自己還沒怕東吳水軍怕到這種地步吧。
十四艘漢軍戰船放下風帆,順水前進,蒙沖在前開路,斗艦在后亂射,不斷地逼近東吳那七艘戰船,很快便將他們兩面包圍。
“快,速回船艙!”徐盛見勢不妙,立刻喝令士卒放下所有風帆,并躲進船艙,只留下空空蕩蕩的甲板……
“這……”杜路頓時大感詫異,吳軍此舉究竟是何意?
“將軍,適才吳軍每艘戰船上不過百余人,何不趁勢猛攻?”杜路身旁的一名校尉忍不住說道。
“不可,多半是吳軍詭計,不可輕舉妄動!”這也是杜路疑惑之處,他自認水戰能力一般,實在不敢貿然進攻,只能讓戰船徐徐靠近,等時機成熟,便讓士卒一起去搶奪東吳戰船。
可就在這時,南邊的江面上,又隱約出現了七艘戰船,皆是揚起風帆,在東南方的幫助下,全速前行。
“又有七艘戰船?”得到消息后的杜路急忙來到護欄邊,向南眺望。
七艘戰船呈二三二的陣型前進,中間那三艘仍是插著“吳”字旌旗,為首一人手持大刀,高聲喝道“我乃東吳大將周泰,蜀賊何不早降!”
左側的兩艘戰船,卻是插著曹魏軍旗,在前的那一艘斗艦上,還赫然插著一面“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