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馬岱,官居偏將軍,多年來隨馬超南征北戰,顛沛流離,也是馬超在這世上為數不多的族人了。
“我軍雖是趕路疲憊,但想來楊阜此刻并無準備!”馬超卻是果斷地說道,“這一夜之間,他定能鞏固城防!到時再攻城,于我軍不利!”
“將軍所言甚是!”楊洪也十分贊同馬超的判斷,“依洪之見,我軍兵力并非遠勝敵兵,不如集中兵力,強攻西門!”
“好!就依季休所言!”馬超立刻點頭道。
就在漢軍列陣準備攻城之際,楊阜立刻在城墻上寫了兩封書信,并蓋上太守印章,然后遞給了身旁的兩位親兵,正色叮囑道“你二人,一人前往安定臨涇,將書信交給張使君。一人前往長安,將書信交給夏侯都督!”
“趁著馬超尚未攻城,即刻啟程吧!”楊阜望了一眼城下的漢軍,急忙催促道。
“府君保重!”兩位親兵知道馬超與楊阜的仇恨,對楊阜的安危更加擔憂,但也只有垂淚拜別。
兩名親兵方才縱馬出了北門,城西便響起了震天的戰鼓!
八架云梯,一根撞門大柱,是漢軍在益州境內便完成的。此番隨船帶來,就是為了以最快的時間攻克下辨。
“將士們!圣上親率大軍與魏賊在荊州奮戰,我等既蒙圣恩,自當以死相報!攻克下辨,光復武都,足以讓魏賊膽寒,也定能為圣上分憂!”
在楊洪的高聲激勵下,兩千漢軍氣勢如虹,邁著整齊的步伐,逼近下辨,很快已離城墻不足百余步。
而城上那五百屯田魏兵已是許久未曾操練,也極少上過戰場,即便有楊阜親自鼓舞士氣,不少人也難免心中發顫。
“諸位,休要讓蜀軍小看了我等,為國盡忠,死又何懼!”楊阜將手中的寶劍往下一指,“放箭!”
多虧楊阜平日甚得吏民之心,五百屯田兵也甘愿與楊阜共進退,硬著頭皮迎難而上。箭矢很快便從城墻上飛射入漢軍陣中。
然而若比戰斗力,這些屯田兵終究要比正規士卒差上一些,射出來的許多箭矢都是力道不足,準頭欠缺,不是落到一旁,就是被漢軍將士的盾牌輕而易舉擋住。
“射擊運送云梯之蜀兵!”楊阜見難以阻擋漢軍的先頭部隊,便只能將目標轉到那些在后面扛著云梯的士卒,以圖阻止漢軍順利架起云梯。
“嗖~”
突然,一支羽箭電光般地飛上城墻,正中一名屯田兵的眉心!
下辨城下,馬超背挎箭箙,左手持弓,步行出戰,親自與漢軍將士一同攻城。
“兄長,千萬小心啊!”在后面壓陣的馬岱看得心驚肉跳。雖然他與楊洪力勸馬超不宜輕身冒險,但馬超執意不聽,誓要和楊阜做個了斷。
而楊阜也沒想到馬超居然會身先士卒,他自然不會放過既能報私仇,又能重創漢軍士氣的機會,立刻把劍一指“諸位,對準馬超放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