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不及了!”夏侯楙卻是火急火燎地嚷道,“若等伯濟進了涼州,便難以回援了!”
夏侯楙說完,頭也不回地奔回府邸,只留下無可奈何的顏斐……
夏侯楙派出的信使快馬加鞭,晝夜兼程,終于在第二天深夜來到了郭淮大營。此時魏軍已經到達了陳倉附近,得知漢軍突襲長安,郭淮也是大驚失色。
“蜀軍多半是從子午谷而來!天幸我未曾走遠!”
這子午谷是離長安最近的一條山路,谷口距離長安不過四十余里,又能直通漢中,確實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想到這里,郭淮連夜啟程,率兵返回長安,并差人將此事告知涼州刺史張既,直說自己一時半會不能前來,武都之事,唯有暫托于他。
就在郭淮領大軍返回長安的時候,震天動地的腳步聲很快便吸引了一名漢軍斥候的注意。再等到大軍全部走后,那名斥候才飛快地疾馳入斜谷道,晝夜兼程,將這個消息告知給了另一名在漢中沔陽等候多時的季漢大將。
“好!夏侯楙與郭淮果然中計!速將此事告知驃騎將軍!”此人興奮地大笑道,“傳令三軍,兵發武都!”
而武都那里,楊阜被擒的消息最終還是傳開,已有近百戶百姓先后趕到下辨,跪在城下,懇求漢軍饒楊阜一命。
“想不到這楊阜還真是深得民心,短短數日內居然有這么多人替他求情……”站在下辨城上,馬超不由得心中感嘆,難怪劉備會特意關照自己留楊阜一命。
而馬超也十分慶幸自己沒有在這件事上有所沖動。
“打開城門,放這些百姓入城,但要嚴加審核,以防有魏軍混在其中!”一旁的楊洪很快便對身后的士卒吩咐道,“同時找幾個膽大的士卒喬裝成百姓,前往天水。若是遇到魏軍,就說我軍將要將武都之民遷往漢中?!?
少時,馬岱快步登上城墻,欣喜地對馬超說道“兄長,剛剛收到消息,郭淮已率軍返回長安!”
一切都按計劃進行,馬超與楊洪皆是興奮不已。
“如此一來,剩下的便只有涼州刺史張既了!”
馬超再次瞭望北方,雙眼頓時迸射出強烈的戰意。他很清楚,一場大戰即將到來……
而涼州刺史張既在收到楊阜的求救信后,一面點起兵馬前往武都,一面差人告知駐扎在金城郡的郝昭與魏平,請他們共同抵御馬超。前番二將隨同張既在涼州平定了豪強張進、黃泉的叛亂,二人也對張既的謀略深感欽佩,于是領兵,與張既匯合于天水西縣,距離下辨已不過三百余里。
由于張既之前已得知楊阜被擒、下辨失陷的消息,因此便更為謹慎,等待夏侯楙送來虎符和援兵,再一同前去迎戰馬超。
只是大軍匯合不過數日,便傳來一喜一憂。喜的是夏侯楙果然送來虎符,命張既統率諸將。憂的則是魏延兵臨長安,郭淮無法前來助戰。
大帳之內,參軍成公英立刻說道“使君,既是魏延去攻長安,馬超那里必然兵力不足!”
“想來魏延是想趁我軍出兵武都,然后突襲長安!”郝昭也是贊同地說道,“此計雖好,但他也太小看夏侯都督了,郭刺史定能及時返回!”
夏侯楙剛剛上任,站在魏延的立場,此時突襲長安,確實是最好的時機,若能一戰得手,雍涼兩地便陷入一片混亂。
張既沉思片刻后,也是點頭道“既是蜀軍聲東擊西之計已敗,那我等也即刻前往下辨?!?
“只是仍需謹慎行事,以防馬超暗中添兵!”張既極善用兵,始終未曾大意。
眾將尚在商議之時,忽有數名魏軍斥候來報,說是南面碰到許多逃竄的百姓,說是馬超要將下辨之民盡數遷往漢中。斥候往南面繼續打聽,果然遇到不少民眾前往下辨,說是要去為楊阜求情。
“難怪這馬超不殺楊阜,原來是想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