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鈞一發之際,東北方突然喊殺聲大振,一路身穿紅色軍服的士卒奮勇殺到,正是漢軍無誤。
“援助驃騎將軍!!!”
聽到震天動地的呼喊聲,馬超更是放聲大笑道“將士們!援兵已到,此時不戰,更待何時!”
隨著漢軍奮起,魏軍驚疑,張既也急忙往東北方瞭望而去,這支漢軍少說也有三千之眾。
“竟然又有蜀軍殺到!”局勢陡然轉變,張既也不敢戀戰,隨即高聲道,“火速撤兵!”
而楊洪終于看到援兵趕到,也是激動地對馬岱說道“將軍,是時候了!”
“好!”馬岱早已迫不及待,隨即點起三百騎兵,縱馬出城與魏軍決戰。
魏軍顧不得繼續圍攻馬超與那不到千人的漢軍,火速跟著張既往北面的天水郡撤去。但前來支援的漢軍已是攔腰殺到。陣中一名雄壯的將軍橫刀立馬,高聲大喝道“大漢鎮北將軍魏延在此!”
來人正是如假包換的魏延,而那一晚在長安城下的,卻是季漢大將高翔。
漢中百姓大量流失,難以讓大軍長久駐扎,因此漢軍總共不過六千余人。此戰之前,諸葛亮便命牙門將王平領兵五百到魏延賬下聽用。魏延隨即留下這五百士卒在漢中布防,并讓高翔領兵兩千從子午谷前往長安,而魏延自領兵四千前往武都,支援馬超。
高翔此行的主要目的便是恫嚇夏侯楙,使他將支援武都的郭淮調回。為了虛張聲勢,高翔特意選了深夜兵臨長安,并令大部分士卒人手舉兩個火把。夏侯楙與顏斐從城墻上遠遠望去,只見火光一片,難以看清漢軍具體人數。
顏斐乃聰慧之人,一時無法徹底上當,但只要怯弱的夏侯楙受騙,漢軍的計策便算是成功了。
而郭淮接到夏侯楙的手書后,只當“魏延”真的領大軍攻打長安,便火速回援。
在得知郭淮折回后,高翔立刻領兵南撤,并駐守在子午谷谷口。此地距離長安不過兩個時辰的路程,夏侯楙見漢軍不退,又始終不知漢軍來了多少人,便讓郭淮領兵留在長安,以防漢軍再次來襲。
如此一來,雍州的軍馬便徹底被高翔牽制在長安,而馬超與魏延兩路人馬則前來圍攻張既。
莫說夏侯楙,就是郭淮與張既都以為漢軍的聲東擊西之計是圖謀長安重鎮,但漢軍實際卻是佯攻長安,意在武都。
或者說,張既與這四千魏兵,才是馬超與魏延的獵物。
魏軍包圍圈既撤,漢軍自然奮起殺上,而馬岱與那三百漢軍騎兵也是作為生力軍從后加入戰場,一路追殺敗逃魏兵。成公英則一面率領剩余的魏軍騎兵往北撤離,一面不斷地取箭回射。然而一支流矢卻也同樣命中了他的戰馬,把成公英直接掀翻在地。
身旁的一眾騎兵急欲來救,然而漢軍騎兵也已沖鋒到來。混戰之中,馬岱看到成公英雖無坐騎,但仍在用弓箭射殺漢兵,頓時大怒。他知道此人乃是韓遂心腹,箭法高強,又與雍涼羌人交情深厚,更是動了殺心。
馬岱隨即用腿夾住刀桿,張弓搭箭,對著成公英一箭射去,他早年也隨馬騰征戰雍涼,弓馬自然嫻熟。成公英躲閃不及,面門被一箭射中,跌倒在地。馬岱奮力向前,連斬數人后,一刀砍下了成公英的首級。
魏延那邊則領著數千漢軍殺入魏軍陣中,更是縱情屠殺,后隊的魏兵在漢軍的的兩面夾擊之下,幾乎是待宰羔羊,死傷慘重。而魏平領兵在側,魏延看此人盔甲不俗,知道定是大將,于是拍馬舞刀,直沖而去。
二將轉眼短兵相接,兩把大刀上下翻飛。然魏平雖有武勇,卻比不上魏延從軍多年,經驗與武藝更勝一籌。三十回合內,只聽得一聲大喝,魏延力斬魏平于馬下。
郝昭則護著張既奮力在前突圍,然而未行數里,前方忽地出現一隊漢軍,人人手持弓弩,當下亂箭齊發。沖在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