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徐晃與曹休那一路魏軍,再登上蔣濟、文聘帶領的大船后,本打算走水路撤離武陵。怎奈士卒糧草眾多,幾乎超過了每艘戰船的承重范圍,且前番激戰導致不少船只仍帶創傷,在洞庭湖極大的風浪面前,更顯得搖搖欲沉。
無奈之下,魏軍唯有盡快駛出洞庭湖,并在長江北岸登陸,燒掉大船后,走陸路匯合曹真大軍。但此地又是云夢澤一帶,湖泊泥潭眾多,這路魏軍傷兵糧車不少,行軍極為緩慢。加上天不作美,下了幾場大雨,病情加重的士卒與陷坑損壞的車輛不計其數,最終不得不讓曹休等人狠心遺棄,一路上哀鴻遍野,慘不忍睹。最終還是曹真得到消息,派張郃領兵將眾人接應回寨。等到了曹真大營,這路征戰武陵的魏軍只剩下萬余人,風塵仆仆,衣衫泥濘,宛如喪家之犬。
也多虧漢軍同樣損折元氣,張飛,趙云、馮習等人皆是身負戰傷,難以領兵出城交戰,這才讓魏軍成功回營。
兩路魏軍匯合之后,曹真統計了一遍將士,十四萬魏軍,只剩下不到五萬,其余不是亡命沙場,就是成為了漢軍的俘虜。三停去了兩停,自曹操征戰天下三十余年,魏軍何嘗受過這等慘痛的失敗。
張郃、徐晃、文聘、滿寵等老將皆是羞愧難當,曹真與曹休這兩個曹氏宗親因為曹仁之死,更覺恥辱,誓要讓漢軍血債血償,重振曹氏之名。
只是眼下魏軍傷兵極多,健康的士卒也都因曹仁等大將陣亡而垂頭喪氣,毫無斗志,眾將唯有不斷激勵士氣,穩定軍心。
“魏蜀兩軍拼得元氣大傷,怕是孫權要坐收漁翁之利了!”這一晚,眾將聚集在一起商議對策時,曹休忍不住憤恨地說道。若是當日孫權肯出兵相助,哪還有漢軍囂張的份。
“依濟之見,眼下不如勸圣上許以荊州之地,誘孫權出兵,或能剿滅蜀軍!”蔣濟猶豫再三后,忍不住提議道。
荊州之地對東吳何其重要,曹魏諸將也都清楚。倘若魏軍真的不計較南郡等地的歸屬,那么孫權或許能放心出兵,而劉備的戰船同樣損折甚多,即便他能從長江逃走,數萬漢軍如何能盡數跟著,到時魏軍便可奮起追殺。
經過這番荊州之戰,曹魏諸將方才明白劉備無愧一代梟雄,竟不惜拿自身的安危和季漢的國運做賭注。張郃等當日一力主張攻打荊州的魏將,皆是懊悔輕視劉備。
不過漢軍的傷亡同樣不小,國內的損耗更是不可估量,如果不能趁此機會讓漢軍元氣大傷,一旦放虎歸山,后果不堪設想。
“……我即刻寫信與圣上!”曹真反復斟酌一番后,也決定再次借助孫權的力量,如同當年他襲殺關羽那般。
然而曹真方才提筆,賬外突然來了兩位將軍,還有內侍帶來了曹丕的圣旨,詔令曹真等人退軍。眾將這才知道涼州和冀州出了大事,雖是心中萬分不甘,但也不得不接受曹丕的命令。
當晚,魏軍大營內不斷地響起刀砍亂石,切齒唏噓的聲音,血氣之士無不氣憤填胸,深以為恥,當然更有許多的將士,慶幸這場慘烈的大戰到此結束。
但真會這么順利結束嗎?至少關索可不這么認為。
三千漢軍跟著關索來到荊山地界,在周英的帶領下,眾將士順利走過那條熟悉的小路,潛伏在當陽以北,魏軍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江陵一帶,如何會提防后方,完全沒有注意到關索已經深入敵后二百余里。
只是,漢軍在山林內行軍,終是極為不便,加上高溫之下蚊蟲甚多,眾將士也難免流露怨言、
到了按兵不動的第四日,就連張苞也忍不住疑惑地去找關索“關索兄弟,魏軍當真會退兵嗎?我等在荊山已有數日,眾斥候卻仍未哨探到一個魏兵?!?
關索站在一處山崖上,瞭望南邊的當陽城,附近始終沒有看到任何軍隊經過。
“臨沮那邊也沒有動靜嗎?”關索微微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