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不甘心。
沉默片刻后,孫權又忍不住望向陸遜,問道“伯言,你意如何?”
“大王,蜀軍連破魏兵,士氣正盛,又有劉備親自鎮守江陵。單憑東吳之兵若想攻克荊州,只怕遷延日久,耗費財力……”事已至此,陸遜也只有實話實說,“近聞揚州境內又有山越之亂,若放任不管,勢必大為禍患!眼下不如先與劉備言和,待其班師返回益州后,再徐圖荊州。”
東吳的山越之亂由來已久,這伙躲藏在深山的賊寇十分狡猾,最喜歡在秋季糧熟時出來劫掠百姓,搶奪糧食,因此眼下正是他們活躍的時機。
孫權自建安五年掌權起,就和山越斗智斗勇,前后已有二十余年,黃蓋、韓當、周泰、呂蒙等大將先后到各地征討,還是沒有辦法徹底消滅他們。
因此孫權此番還是不敢大意,前番荊州之敗已讓孫權損失了不少糧草,若是不能盡快進退山越,只怕揚州境內的不少田野都要遭殃。
雖然周泰等武將都希望孫權能奮起一搏,以雪當日兵敗失地之恥,但孫權始終不想拿江東的未來做賭注,何況江東的世家大族也絕對不贊成孫權這么做。
曹魏十幾萬大軍進攻荊州都落得慘敗而歸,孫權如何能保證吳軍的下場會比曹魏來得體面呢?
看來眼下東吳尚未擁有徹底占據荊州的實力……
最終,孫權還是長嘆一聲,目視階下的諸葛瑾“子瑜,你速攜帶禮物與孤的書信,前往江陵面見劉備,以示孤言和修好之意,并請劉備放回義封!”
朱然尚在江陵作劉備的階下囚,如果沒有必勝的把握,孫權實在不愿意放棄這位少年好友。
“謹遵大王之命!”
諸葛瑾恭敬地回應一聲,心中也是松了口氣。他真擔心孫權一意孤行攻打荊州,兩敗俱傷,讓曹魏重新得到喘息的機會,其實孫權趁此機會攻打合肥,未必不是另一種選擇。
荊州,南郡,江陵
數日后,諸葛瑾乘著船只,沿著長江,在漢軍船只的監視下到達了江陵。得知此事后,暫時替劉備負責處理軍政大事的張飛瞬間明白孫權派諸葛瑾前來,肯定是來表達“善意”。
可張飛雖是和魏軍血戰了一番,但關羽之死的舊仇他可是絲毫沒有忘卻。極其痛恨孫權的他,本來想將諸葛瑾拒之門外,但趙云、黃權等人皆勸張飛暫且忍耐,此番涉及到季漢未來,至少應該將此事告知劉備,讓他定奪。
一眾文武皆是勸諫,張飛無奈之下,唯有前往州牧府衙。
而劉備得知諸葛瑾正在城外等候時,心中不由稍安,便傳令讓諸葛瑾進城。
看到劉備居然這么爽快地接見諸葛瑾,張飛不由心中一痛,咬牙道“大兄,莫非你真的要和孫權賊子言和嗎?”
面對張飛認真的質問,劉備也是面色沉重,長嘆道“三弟你也知道,這一次大漢雖勝魏賊,但也同樣元氣大傷……”
“我軍征戰一年有余,大小將士皆是疲憊,兩州百姓人心思安,如何能再復刀兵……”劉備再與諸葛亮的書信中,清楚地知道此番荊州大戰,就差搬空益州的所有積蓄。
“為今之計,唯有與孫權罷戰乃至修好,方能讓大漢恢復安寧……”劉備的話語中也充滿了一絲無奈,“如若讓魏賊順利地休養生息,朕如何對得起在荊州死難的數萬將士!”
曹魏無論土地還是人口都遠勝漢軍,若不能趁著這幾年北上攻伐,只怕日后更難從魏軍手中搶下一塊地盤。
其實,張飛也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但他還是紅著眼睛,不甘地咆哮道“那二兄的仇,莫非就這么算了嗎!!!”
聽到張飛提起關羽,劉備回憶往昔歲月,也不由得潸然淚下,切齒道“如何能就這么算了!孫權害死云長,朕永生都不會原諒他!”
情緒的激動,讓劉備又開始劇烈地咳嗽